私营数量及就业人数居首位 八大工业行业利润超50亿
上海市第一次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和上海市统计局今天发布第二号《上海市第一次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公布了上海市第二产业基本情况。
第二产业中,私企数量最多。普查数据显示,2004年末,本市从事第二产业的单位数为8.2万个,占全部单位数的20%。其中,工业6.6万个,建筑业1.6万个。在第二产业单位中,私营企业5.5万个,占第二产业单位的66.8%,居各种经济类型之首;国有企业只有0.2万个,占1.9%。
私企也是二产中提供就业岗位最多的。2004年末,本市有48.8%的从业人员从事第二产业,为444.5万人,其中私营企业151.8万人,占34.1%。2004年,在全市工业法人单位中,从业人员为351.3万人。其中,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吸纳从业人员49.4万人,占14.1%,位居第一;居第二的是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占9.7%;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吸纳的从业人员为27.1万人,占7.7%,位居第三。
在第二产业中,工业企业利润总额超50亿元的行业有8个。2004年,工业法人单位利润总额1058.72亿元。利润总额超过50亿元的行业分别是: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烟草制品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另外,利润总额超过百亿元的区县有4个:浦东新区275.3亿元、宝山200亿元、闵行118亿元、嘉定102.4亿元。
普查数据显示,“科教兴企”业已成为企业发展强有力的助推器。2004年末,在本市规模以上工业法人单位中投入科技活动经费231.8亿元,其中,新产品开发的经费占49.2%。在科技活动经费投入中,代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为92.8亿元,投入强度(R&D经费支出与产品销售收入之比)为0.63%。
工业能耗情况也在这次普查中基本摸清。2004年,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总量4515.3万吨标准煤。主要能源品种消费总量分别是:原油1842.3万吨,焦炭590.7万吨,燃料油191.7万吨,煤炭4937.1万吨,电力555.1亿千瓦时。 (记者 郑红 通讯员 俞伟平)
上海市第一次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第二号)
上海市第一次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上海市统计局
2005年12月23日
根据上海市第一次经济普查结果,现将本市第二产业法人单位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一、工业
(一)单位数和从业人员2004年末,本市工业企业共有法人单位63086个,其中,采矿业3个,制造业62840个,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243个。
工业法人单位的从业人员351.3万人,其中,采矿业占0.01%,制造业占98.5%,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占1.5%。在工业行业大类中,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占9.7%,通用设备制造业占8.9%,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占7.7%,三个行业的从业人员数位居前三位(详见表1)。
工业法人单位中,其中,国有企业817个,占1.3%;集体企业8029个,占12.7%;私营企业40378个,占64%;港澳台商投资企业3327个,占5.3%;外商投资企业5963个,占9.5%(详见表2)。
从工业企业地区分布情况看,工业企业主要集中在浦东新区、嘉定、闵行、青浦、松江等区(详见表3)。
(二)主要工业产品产量2004年,工业企业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详见表4)。
(三)能源消费2004年,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总量4515.3万吨标准煤。
分品种消费总量及分品种终端消费量(详见表5)。
(四)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2004年末,工业法人单位资产合计15577.1亿元,负债合计8036.5亿元,所有者权益合计7098.6亿元(详见表6)。
工业法人单位所有者权益占资产的比重,采矿业为0.4%;制造业为86.1%,其中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达到11.6%;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为13.5%。
(五)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2004年,工业法人单位主营业务收入15268.1亿元,其中,采矿业占0.1%,制造业占96.1%,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占3.8%。主营业务收入超过千亿元的行业有4个: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通用设备制造业。
工业法人单位利润总额1058.7亿元,其中,采矿业占1%,制造业占96%,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占3%。利润总额超过50亿元的行业有8个: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烟草制品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详见表7)。
2004年,工业法人单位主营业务收入中,主营业务收入占全市比重接近或超过10%的区县有5个。其中,浦东新区28.2%、闵行11.8%、松江10.5%、嘉定9.2%、宝山9.1%。工业企业利润总额中,超过百亿元的区县有4个。其中,浦东新区275.3亿元、宝山200亿元、闵行118亿元、嘉定102.4亿元。
(六)企业科技活动2004年末,在本市规模以上工业法人企业中开展科技活动的有1339个,占8.5%。在大中型企业中,开展科技活动的企业所占比重为38.5%,小型企业中开展科技活动的占5.7%。
2004年,本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投入科技活动经费231.8亿元,其中,用于新产品开发的经费114.0亿元,占49.2%。科技活动人员7.7万人,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4.9万人,占63.6%。
在科技活动经费投入中,代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为92.8亿元,投入强度为0.63%。其中,大中型企业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82.1亿元,投入强度为0.81%(详见表8)。
2004年,本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新产品产值2768.2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19.8%。全年专利申请量为5414件,其中申请发明专利2034件,占37.6%。企业技术改造经费支出152.7亿元,技术引进经费支出58.8亿元,消化吸收经费支出8.5亿元。
二、建筑业
(一)单位数和从业人员2004年末,本市共有建筑业法人单位1.5万个,其中,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占18.1%,建筑安装业占21.2%,建筑装饰业占53%,其他建筑业占7.7%。从业人员93.2万人,其中,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占59.4%,建筑安装业占20.3%,建筑装饰业占16.2%,其他建筑业占4.1%(详见表9)。
建筑业法人单位中,国有企业319个,占2.2%;集体企业785个,占5.4%;股份制企业1263,占8.7%;私营企业11872个,占81.3%;港澳台商投资企业118个,占0.8%;外商投资企业106个,占0.7%(详见表10)。
2004年,本市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主要建筑材料消耗量,钢材3609.1万吨,木材169.7万立方米,水泥2271.9万吨,玻璃119.3万重量箱,铝材111.3万吨。
(二)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2004年末,本市建筑业法人单位的资产合计为2519.1亿元,负债合计为1593.8亿元,企业所有者权益合计为925.3亿元,所有者权益占资产的比重为36.7%(详见表11)。(三)工程结算收入和利润总额2004年,本市建筑业法人单位工程结算收入2224.3亿元,其中,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占65.6%,建筑安装业占20%,建筑装饰业占10.7%,其他建筑业占3.7%;利润总额87.3亿元,其中,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占52.6%,建筑安装业占28.2%,建筑装饰业占13.4%,其他建筑业占5.8%(详见表12)。
说明
1、国有企业包括国有、国有联营、国有独资公司;集体企业包括集体、集体联营、股份合作企业。私营企业包括私营独资、私营合伙、私营有限责任公司、私营股份有限公司。股份制企业:包括其他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其它企业:包括国有与集体联营、其他联营、其他。
2、能源消费总量:是指能源品种的实际消费量,包括终端消费和用作加工转换的投入量。
3、能源终端消费量:指直接用作原料、燃料、动力的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消费量。不包括用作加工转换的投入量。
4、吉焦:是“热力”的计量单位。1吉焦=109焦耳5、所有者权益:指企业投资者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即全部资产减去全部负债后的余额。所有者权益包括投资者最初投入实际到位资产以及资本公积金、盈余公积金和未分配利润。
6、规模以上工业法人单位:是指全部国有工业法人单位和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非国有工业法人单位。
7、大中型工业企业:指企业的从业人员、销售额和资产总额分别达到300人、3000万元和40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
8、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指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与销售收入之比。
9、资质内建筑业企业:指依据建设部《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2001年第87号)及《建筑业企业资质等级标准》(建[2001]82号),已经领取《建筑业企业资质证书》的企业。资质外建筑业企业指虽然没有领取《建筑业企业资质证书》,但实际从事建筑生产经营活动建筑业企业。
10、总承包和专业承包企业:资质内建筑业企业分为总承包、专业承包和劳务分包企业。总承包企业指获得施工总承包资质,可以对工程实行施工总承包或者对主体工程实行施工承包的企业。专业承包企业指获得专业承包资质,可以承接施工总承包企业分包的专业工程或者建设单位按照规定发包的专业工程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