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8时18分,满载精煤的神朔线S686次列车披红戴花,缓缓地驶离神木北站。这标志着神朔铁路今年煤炭外运达到100118734吨,成为我国继大秦线之后又一条运量超亿吨的铁路。神朔铁路通过走改革创新之路,用了9年半的时间实现了运量从75万吨到亿吨的跨越。
按照设计,神朔铁路的年运量初期为3500万吨,近期为6000万吨,2009年达到9000万吨。而实际上,神朔铁路的年运量增长了133倍,提前5年实现运量过亿吨的远期设计能力,创造了我国铁路运输发展史上的奇迹,走出了一条超常规、跨越式的发展道路。到11月30日,该线实现安全生产无重大行车责任事故3323天,累计运输煤炭3.79亿吨,实现运输收入139.13亿元,实现利润36.66亿元,上缴税金6.27亿元,偿还建设贷款本息49.2亿元,人均货运量和人均效益居同行业领先水平。
神朔铁路于1996年6月28日正式开通运营。神朔铁路公司打破铁路系统独家运营的体制,按照市场经济原则,与铁三局、铁十九局、铁二十局签订临管协议;聘用国铁技术人员;组建临管运营队伍;与大同分局、北京铁路局办理了线路开通、车辆过轨、站车交接、机车运营的手续,开创了中国铁路史上一条铁路几家单位联合运输的先河。
神朔铁路沿线地形地貌相当复杂,桥涵隧道占到总长的29.3%,施工难度极大。神朔铁路创造出了“边建设,边运营,分段建设,分段开通”的新模式。不仅没有影响煤炭正常运输,而且使复线的运载能力得到发挥,运量逐年大幅度增长。这一做法得到了铁道部有关领导的充分肯定。
为了适应运输生产的需要,神朔铁路加大科技投入和科技创新,对设备进行了全方位的技术改造。自2000年使用国内最先进的SS4B机车以来,随着运量的逐年增加和电气化复线的开通,神朔铁路公司先后购置了56台韶山4B型和6台韶山4G型机车。
神朔铁路积极进行的信息化建设为公司的现代化管理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从2003年开始,神朔铁路结合货运量大、车流量大、装车站多、装车量大、货物单一、整列装运流向稳定等方面的特点,与铁道部中铁信弘远公司合作,对国铁的TMIS系统进行了二次开发。2005年3月铁道部信息中心以此为蓝本制作的TMIS3.0版本在全路推广。(徐耿龙 王进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