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是巧合,在时近年末的短短两个月中,泛珠三角区域有数个产业就合作发展相继召开论坛或博览会。
11月下旬,“2005泛珠三角城市旅游高峰论坛”在广州举行;本月月初,首届“泛珠三角区域房地产业交流促进博览会”召开,吸引了区域内90个城市、325家企业参展;7—10日,“2005泛珠三角区域软件产业合作与交易会”在珠海召开;18—19日,“2005泛珠三角企业自动化与信息化技术应用大会”召开……
不难发现,泛珠三角区域间各大产业已在多种有利因素的推动下,从自发合作走向自觉合作,并全力借助“泛珠三角”区域品牌提升竞争力。
这些有利因素包括很多,如泛珠三角建立之初各省区政府部门通过达成合作框架等手段着力于制度建设,公路、铁路等大型基建进行合作打破要素流动的自然障碍,以及通过两届区域合作论坛和经贸洽谈会搭建起交流平台等等。
泛珠三角区域,这个尚处成形之初的板块正慢慢地被撬动起来。随着“十一五”迎面而来,这一需要着眼数十年并付出艰辛努力的区域经济发展进程,也将迎来极为关键的时刻。
先易后难“十一五”重在打基础
泛珠三角合作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务实推动区域内各方经济协调快速发展。产业合作无疑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路径,也是务实推进泛珠合作的重心所在。
印证着几乎所有成功区域合作的历史经验,从起初主要着力于制度建设,到现在逐步向产业内自觉互动合作推进,整个泛珠三角合作正朝当初所预想的方向前行。
在产业层次差异性明显的“9+2”区域内,产业互动虽大有潜力,但也需要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中山大学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主任陈广汉指出,整个区域内产业分工合作可以概括为四方面:加工制造业的分工合作、会展业的共同推动、区域性的金融合作、区域性旅游业以及环保合作。
实际上,一些涉及利用经济欠发达省份丰富人力、自然资源的加工制造业合作,以及旅游业合作已经成为泛珠产业互动合作的“先行军”,并将为日后其他产业的合作提供宝贵的经验。在本月初召开“2005泛珠三角城市旅游高峰论坛”上,20多个来自“9+2”的城市相关部门及专家学者,重点就如何打造无障碍、无界限旅游圈进行探讨。而自去年9月起,广东的广州、佛山、肇庆及广西的桂林、梧州、贺州等6市就启动了“无障碍旅游圈”建设,6市在联合开发跨省旅游线路、联手在国内外组织大型促销活动等方面进入广泛实质性的合作。通过合作获得的收益也是实实在在的,广东肇庆今年上半年景区接待游客达520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62%。
再过不到一周的时间,“十一五”时期的首年就要来临,这对泛珠三角来说意味着什么?不少从事区域经济研究的专家都指出,这是一个着眼打好基础的重要时期。包括制度基础、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乃至一些已具条件的产业之间通过先行合作,将为其他产业提供经验和样本。
产业互动大力助推制度建设
任何区域板块在发展之初,必须有赖于各项制度的设计和形成。随着建立制度过程中各产业的合作水平逐步上升到自觉层次,其进一步衍生出的更多需求将反过来成为制度建设,乃至最终统一大市场形成的根本推动力。
以走在“前端”的旅游业合作为例,有的城市就在月初的论坛上发出“打造真正的无界限泛珠三角旅游圈,应取消区域内的地陪制,取消外地旅游车入城、入景区的限制措施,允许其他城市的旅行社异地开办分支机构”的呼声。这无疑将成为打造真正“无界限旅游圈”的重要推动力之一。
从本质上,产业实现互动的根本条件就是要素的自由流动。着眼于这一条件,目前泛珠三角11个省区在开辟区域内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建立跨省区劳动就业服务体系、加快通关便利化等多方面已取得了进展。
记者从海关获悉,于今年2月正式公布的《海关积极参与和推动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10项措施》已被分解为21项具体的工作项目,一一得到落实。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在“9+2”区域内体会到快速通关的便利,海关将加快进程,争取到明年年底全面实现这10项措施。
截至目前,以广州新白云机场为航空枢纽、联结泛珠区域省会城市的“属地申报、口岸验放”通关模式已在8个省会城市顺利启动,实现了进出口货物的跨省区快速流转;来往港澳小型船舶快速通关系统在广东关区全面实施后,又在广西南宁的梧州口岸正式启动试点,有效降低了通关成本,提高了通关效率。
国际舞台上“泛珠”品牌呼之欲出
在制度体系、基础设施建设等因素的有力推动下,当前泛珠三角区域内产业间已初步形成互利共赢、互动合作、务实推进的格局。据不完全统计,在首届泛珠三角区域经贸洽谈会上签约的847个项目、2926亿元总金额中,截至今年9月底已履约项目近600个,综合履约率约为70.1%;已履约项目总金额近2000亿元,约占总额的68.4%。
区域内的互动合作,尤其是随着“泛珠三角”这一区域经济品牌的打响,“9+2”各产业整体竞争力将在无形中得到极大提升。
在今年10月份举行的第二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在与东盟国家所签订的项目中,无论是项目总数还是投资额,超过2/3都归属泛珠三角地区内地9省(区)的企业。博览会开幕前夕,泰国副总理颂奇率团访问广东。在拜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时,颂奇再一次对泛珠三角合作战略表示赞赏,希望加强与广东和泛珠三角地区的交流与合作。
可以说,凭借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积累起来的产业优势,“9+2”已开始在中国与东盟“10+1”的合作中发挥出桥头堡的作用。
不仅仅是东盟,欧盟和一些阿拉伯国家的政府或大型企业也都明确表示出要加强与“9+2”地区合作的意愿。“泛珠三角”品牌效应正呼之欲出。 (记者 程满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