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区域协调发展面临哪些重大问题?“十一五”期间的长三角区域融合将取得哪些重大突破?12月28日在沪召开的2005长三角区域协调发展研讨会上,来自苏浙沪和北京的130多位专家就这些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一鸣就长三角区域规划作了专题报告,他指出,进入“十一五”时期,长三角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正在发生新的变化,必须加快推进新一轮经济转型,积极探索新型工业化道路,在产品价格和规模的竞争优势基础上,重塑以技术、人力资源为核心的竞争优势,增强区域竞争力。
上海综合经济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朱金海指出,“十一五”期间长三角区域发展将呈现四大趋势:以交通为先导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以世界制造业中心为目标的工业化趋势;以世界第六大城市群为目标的城市化趋势和以经济全球化为目标的国际化趋势。
江苏省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江苏省发改委政研室主任顾为东表示,各个城市的产业布局雷同,资源、环境要素制约明显等问题,仍然是当前长三角区域协调发展所面临的最大挑战。这些问题需要三地政府进一步加强区域经济大整合背景下的分工与合作,实现错位发展。
浙江省宁波市政府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杨明祥认为,长三角区域内仅以时速120公里高速公路为主体的物流载体还不能适应区域经济融合的需要,必须构建“公铁空江海相结合”的立体化物流载体,期待“十一五”期间在高速铁路上有新的突破。
本次研讨会由苏浙沪三省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联合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