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月5日电(记者林红梅)为加快长江港口结构调整和升级,向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十一五”期间,我国将着重从3个方面推进长江港口的发展。
据交通部水运司副司长曹德胜介绍,将继续推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充分发挥上海外高桥港区的作用,继续实施江苏苏州太仓港区建设工程,提高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集装箱运输能力。
将加快建设若干个具有区域性枢纽作用的主要港口。长江干线的上海、南通、苏州、镇江、南京、马鞍山、芜湖、安庆、九江、黄石、武汉、岳阳、荆州、宜昌、重庆、泸州等主要港口,要重视其建设和发展,对于其中具有区位优势、能够发挥区域性枢纽作用的港口,着力支持其做大做强。
此外,将拓展港口功能,实现港口结构升级。要重视利用港口优势,发展临港工业,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在港口发展中不断拓展港口功能,适应现代物流发展趋势,提升港口服务能力和水平。
曹德胜指出,近期建设重点是,逐步完善五大港口运输体系,主要是: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为核心的集装箱运输体系;铁矿石江海转运体系;煤炭专业化运输体系;汽车滚装运输体系和石油及液体化工品江海运输体系。(完)
交通部“十一五”拟投资150亿元建设长江水运
新华社北京1月5日电(记者林红梅)交通部“十一五”拟安排投资150亿元,用于长江水运建设。
据交通部水运司副司长曹德胜介绍,交通部将进一步拓展资金渠道,加大对长江航道和内河港口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
他同时指出,长江沿线地方人民政府可根据建设需要逐步建立稳定的水运建设资金来源,多渠道扩大水运建设资金规模,专项用于航道、港口基础设施和支持保障系统建设。交通部正在酝酿出台支持地方水运发展的相关政策。
他强调说,交通部鼓励社会资金投资建设、经营长江港航设施。(完)
长江航道“十一五”将进行4段重点治理
新华社北京1月5日电(记者林红梅)交通部将与国家有关部委及沿江各省市通力合作,开启长江“黄金水道”全面建设的新阶段,“十一五”将对长江干线以下4个航段进行重点治理。
据交通部水运司副司长曹德胜介绍,对长江南京以下段工程,将进行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三期工程,计划今年开始,利用3年的时间,全面建成长江口12.5米深水航道,实现第三、四代集装箱船全天候双向通航和10万吨级散货船满载乘潮进出长江口。同时,将12.5米深水航道延伸至江苏太仓港区。交通部将启动福姜沙、通洲沙、白茆沙航道治理工程前期工作,适时实施“三沙”航道治理工程。
对南京至武汉段,加快部分浅水及碍航航道的整治工程,到2010年安徽安庆以下航道水深达到6米,可通航5000至10000吨级海船。武汉以下航道水深达到4.5米,较大幅度地延长5000吨级海船的通航期。
对武汉至宜昌段,以解决航道碍航和不畅为重点,有步骤地实施10处航道控制和疏导工程,防止航道向不利方向演变,使3000吨级海船季节性通航至湖南岳阳港。
对宜昌至水富段,加快实施泸州至重庆、宜宾至泸州、水富至宜宾三项航道建设工程,将三级航道延伸至云南水富,通航千吨级船舶。(完)
长江成为世界上运量最大的通航内河
新华社北京1月5日电(记者林红梅)长江水运货运量目前已超过了美国的密西西比河和欧洲的莱茵河,是世界上内河运输最繁忙、运量最大的通航河流。
据交通部水运司副司长曹德胜介绍,长江沿江七省二市集聚了我国41%以上的经济总量,水运量占全国内河水运总量的80%,是我国内河水运最重要、运输规模最大和最为繁忙的通航河流。
到2004年底,长江干线规模以上港口吞吐量达到6.4亿吨,是1995年的2.8倍,年均递增12.4%;长江水系水运货运量达12.6亿吨,是1995年的1.8倍,年均递增6.6%;货物周转量5053亿吨公里,是1995年的2.9倍,年均递增12.4%。长江水系完成的水运货运量占流域全社会运量的20%以上,货物周转量占60%。
长江干线云南水富至长江口的水运货运量达7.3亿吨,是1995年的2.6倍,年均递增11%;货物周转量3284亿吨公里,是1995年的4倍,年均递增16.5%。长江水运客运量达到2278万人次。长江干线完成的水运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分别占流域全社会运量的14%和33%。
曹德胜介绍他们最新的研究成果说,与国外内河水运发达的通航河流美国密西西比河和欧洲莱茵河相比,长江干线水运货运量是密西西比河干线水运货运量4.6亿吨的1.6倍,是莱茵河干线水运货运量3.1亿吨的2.3倍;长江水系水运货运量是密西西比河水系水运货运量6.48亿吨的1.9倍。
从分河段情况来看,密西西比河运量最大的河段是巴吞鲁日至入海口段,水运量达到3.95亿吨,长江干线运量最大的河段是上海段为5.3亿吨,其次为江苏段为4.2亿吨,均高于巴吞鲁日至入海口段的水运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