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呼和浩特1月11日电(记者 任会斌)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获悉,至去年底,内蒙古已有162万农牧民参加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农牧民“小病挺,大病扛”的境况开始得到缓解。
据内蒙古卫生厅的负责人介绍,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制度2004年在内蒙古启动试点,2005年试点旗县已从7个增至12个,覆盖201万农牧民,其中参加合作医疗人数达到162万,参合率约为80.5%。
内蒙古农牧区经济相对落后,昂贵的医疗费令许多农牧民“谈医色变”。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制度实行大病统筹为主,个人交费10元即可参加合作医疗。目前医疗费补助起付线已降至100元至300元,封顶线则提高至5000元至1.5万元,受到广大农牧民的欢迎。
目前内蒙古已筹集合作医疗基金4603万元,仅2005年前10个月全自治区即为农牧民补贴医疗费用3058.9万元,全年参加合作医疗农牧民的医疗费报销率升至29.7%,试点地区的农牧民患病就诊率和住院率明显提高,因病致贫、返贫现象开始大幅减少。
据内蒙古自治区副主席乌兰介绍,今年内蒙古启动合作医疗试点的旗县已增至39个,中央财政及地方财政的配套补助标准也分别提高到20元。随着试点的深入开展,2008年内蒙古将基本建立起覆盖全区的合作医疗体系,农牧民的看病难问题将逐步得到缓解。(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