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月12日电(记者张晓松)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邵明立12日表示,今年,药品抽验将重点加强对基层农村药品质量的监督检查,加大对违法广告严重和群众投诉多的品种的抽验,加大对具有潜在质量隐患的品种的抽验。
邵明立在12日召开的全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会议上表示,今后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将进一步完善药品、医疗器械抽验机制。一是制定科学严谨的评价性抽验制度;二是国家抽验原则上以评价性抽验为主,省级抽验以监督性抽验为主;三是积极探索药品快速鉴别方法以及快检车、快检箱的应用,发挥快速检验优势,为基层打假提供服务。
根据2006年全国药品抽验工作计划,本年度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将对以下品种进行评价性抽验:临床用量大、使用面广的10个品种的药品;市场需求量大、社会关注的3个疫苗制品和3个治疗制品;流通领域的心脑血管用药;市场流通中的主要控、缓制剂品种;部分中成药及其原料;基层流通领域使用量大的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等。
同时开展对以下品种和机构的监督性抽验:具有降糖、调节血脂等作用的中成药;2005年药品监督抽样中出现问题较多的药品生产、经营、使用单位;预防类8个品种(类)、治疗类8个品种(类)、诊断类6个品种;国家药品质量公告中公布的不合格药品生产企业;近几年在日常检验和市场监督检查中发现问题较多的进口药品等。(完)
2005年1到11月全国共查处药品案件25.87万件
新华社北京1月12日电(记者张晓松)2005年1到11月,全国共查处药品案件25.87万件,涉案总值4.30亿元,没收金额1.50亿元,罚款金额4.29亿元,取缔无证经营户1.14万个,捣毁制假窝点461个,停业整顿171户,吊销许可证66件,移交司法机关189件,刑事处罚34人。
此外,全国还查处医疗器械案件4.20万件,涉案总值0.69亿元,罚款总额0.93亿元,没收金额0.29亿元,取缔无证经营户2704个,捣毁制假窝点74个,停业整顿7户,移交司法机关18人;移送工商查处的药品违法广告2.39万份。
记者从12日召开的全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会议上了解到,2005年,药品专项整治工作取得实效。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先后开展了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广告专项整治,严格审查,加强监测,加大曝光力度;结合保护知识产权活动,打击假冒名优新药品的违法犯罪活动;联合有关部门,开展了打击邮寄假劣药品、非法回收药品的专项整治行动;针对安徽泗县甲肝疫苗事件和特殊药品流弊案,进行专项督查,加强对疫苗、特殊药品的监管;开展中药材专业市场的评价性抽验和监督检查工作;开展医疗器械说明书、标签和包装标识专项检查。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邵明立表示,今年将以开展专项整治为重点,进一步整顿和规范药品生产流通秩序,加强疫苗监管,加强广告监督管理,加大打假治劣力度,确保药品安全有效。(完)
今后五年我国食品药品安全事故有望大幅减少
新华社北京1月12日电(记者张晓松)全国食品、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生产经营秩序明显好转,生产、销售假冒伪劣食品药品违法犯罪活动得到有效遏制,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大幅减少,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得到进一步保障。这是《食品药品安全“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目标。
记者从12日召开的全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会议上了解到,为实现上述目标,今后五年,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将力争完成以下五项任务:
——进一步提高食品安全综合监督能力。力争到2010年食品安全信息监测网络体系覆盖90%以上的县,食品安全信息监测率达到80%以上。
——进一步提高药品安全保障水平。加强药品、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体系建设,完善中药监管,推进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加大市场监管力度,改革药品抽验机制,建立较为规范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再评价制度,农村药品“两网”建设基本覆盖辖区内的行政村。
——进一步提高食品药品监管队伍素质。到2010年,全系统公务员和各类专业人员中,具有食品、药品、医疗器械、医学、法律或相关专业的人员占70%以上,本科以上学历人员占50%以上。
——进一步加强食品药品监管基础设施建设。以基层为重点,加强省、地、县三级行政执法机构建设,配备必要的执法装备。到2010年,全系统基础建设、执法装备与检验检测设备基本满足监管任务需要。
——进一步加快食品药品监管信息化建设。到2010年,建立和完善食品、药品监管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成安全可靠的监管数据中心;建立适合监管需求的电子政务平台和社会服务系统;制定食品药品监管信息化标准体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