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松多藏族乡的普通群众,今天给您写信,想表达一下我们的感激之情。最近县上给我们贫困群众送来了几百台电视机,接到电视后,乡亲们十分高兴,有的甚至流下了激动的眼泪……”这是不久前,一封邮寄给中宣部领导的群众来信,信的末尾,是30余位当地百姓的签名。据“电视进万家工程”工作人员介绍,这样的信还有很多,来自新疆的牧区、来自青藏高原拉脊山的山脚下……
面向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和广大贫困地区开展的“电视进万家工程”,开始于2004年。随着改善广播影视覆盖状况的“西新工程”与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的推进,广播电视信号的盲区不断减少,但是摆脱了“信号盲区”的村户,由于贫困,依然无力购买电视机而与电视节目无缘。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难题,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国家广电总局共同筹资、联合推出“电视进万家工程”。自2004年9月以来,已累计向新疆、西藏、内蒙古、青海、山西、广西、云南七省区赠送12万台崭新的彩色电视机,这就意味着通过电视,有12万个贫困家庭打开了与外界的通道,得到了更多的知识与快乐。
2004年,中央三部门共同出资近3000万元,集中招标采购了5万台14英寸彩色电视机,于2005年春节前全部无偿送给新疆、西藏、内蒙古自治区尚无电视机的贫困农牧民家庭。2005年9月,在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共同出资600万元,购买了1万台21英寸彩色电视机,赠送给山西太行山老区的老党员、老战士、老民兵、老劳模、烈军属和特困群众家庭。今年春节前,6万台21英寸彩色电视机陆续送达新疆、西藏、内蒙古、青海、云南、广西六省区。今年恰逢长征胜利70周年,中央三部门还将向长征沿途革命老区赠送一批彩色电视机。新春伊始,捐赠工作就已在各地展开,力求在春节到来前,让更多的贫困家庭可以围坐在电视机前团圆。
今年1月12日,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迎来了一批崭新的21英寸彩色电视机。傣族、景颇族、德昂族等当地群众身穿节日盛装,高高兴兴地将彩电搬到了自己家中。许多贫困人家家徒四壁,四周的青山又无形中隔断了村民们与山外世界的沟通。电视机的到来,打破了这种局面。面对数十个频道的内容,有的一家老小,围着电视连续看了10多个小时。对于家庭中的长者,电视节目给了他们晚年生活以崭新的内容;对于家庭中的中坚力量,电视节目中教授的农业知识与信息,也许会带给他们致富的新路;而对于家庭里的幼苗,眼前节目中展示的大千世界,也许就在内心中植下希望的种子。
一项“电视进万家工程”,做的是将一台台电视机送入贫困人家;一个个贫困家庭打开的,却不仅仅是眼前的电视。“我决不辜负各级领导寄予我们的期望,要从电视上更多地了解党和国家对我们老百姓的好政策,了解脱贫致富的信息,学习科技知识,用我们一家人脱贫致富的喜讯回报对您们的深深感谢。”青海省西宁市大源乡二村村民张兴彦一家在给中央文明办的信中这样写到。
在政府大力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电视进万家工程”通过具体的工作,为改善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和探索。据介绍,随着电视机的进入,边疆地区农村的和谐与科学进步之风日渐其浓。部分地方政府也把送电视作为对口扶贫工作的重点项目,如北京市去年出资购置9万多台电视机赠送给新疆和田地区。面对祖国辽阔的边疆和生活在贫困地区的人们,需要更多的社会力量伸出关爱之手,把电视、科技、先进文化送进千家万户。(记者 徐馨)
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关心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