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2月4日电(记者李京华、牛爱民)4日是农历初七,北京人在爆竹声声的“年味”中,平安、欢乐地度过了春节长假。“禁改限”后的第一个春节,首都的城市管理受到了京城百姓的好评。
“真没想到,开禁后燃放烟花爆竹的比从前多了几倍,却没听到伤亡惨剧,也没有听到严重火灾。”家住海淀区中关园的魏先生说:“过去年年管,却年年管不住,此前我一直担忧今年春节政府能否管好。”
北京城,1500万人口,烟花爆竹“禁改限”后的第一个春节,七天长假里烟花爆竹此起彼伏,除夕夜、“破五”(农历正月初五)两次达到燃放高潮。北京市烟花办主任、市政府副秘书长李伟说:“除夕到初五,北京没有发生因燃放烟花爆竹酿成的火灾;火警数量比去年同期略有增加,因燃放烟花爆竹引起的火警也略有增加,但是没有酿成火灾,也没有发生人员伤亡的情况;因燃放烟花爆竹致伤的人比去年略有增加,但是没有人员摘除眼球和致死的情况发生。”
北京市市长王岐山认为,春节期间的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是对北京市整个安全监管工作的一次检验和考验,是党和政府执政能力的一次检验。王岐山感谢市民和媒体对政府的支持。
北京市副市长吉林认为,这次春节市民燃放烟花爆竹都非常理性,很守法、守规矩;许多群众在燃放花炮的时候,都是找开阔、平坦、不易着火的地方燃放,且在燃放的时候都是遵守科学常识远离花炮;在购买花炮时也都能够拒绝违禁品种,因此长假期间没有因燃放发生火灾,也没有严重的伤亡发生。
可以说,没有市民的大力支持,北京“禁改限”后的第一个春节是不会这样平安、喜庆度过的。
十三年的“禁放”,使许多北京人对燃放烟花爆竹很陌生,许多孩子已没有燃放烟花爆竹的记忆。“开禁”后,面对第一个民族传统的新春佳节,政府如何依法管理燃放花炮,怎样保证北京城欢乐、祥和、平安度过春节长假,成为检验党和政府执政能力的一个新的课题。同时,老百姓怎样由陌生到适应,怎样面对处处震耳的鞭炮声,怎样在花炮声中喜庆地度过春节,孩子们怎样学会燃放花炮,也都是一个全新的内容。
防患于未然。为了人民群众能在烟花爆竹声中平安过年,北京市委、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市委书记刘淇、市长王岐山多次专门研究烟花爆竹安全燃放管理工作。北京市政府每天都有一名副市长,到大街小巷察看安全和社会秩序情况,随时解决当天发现的问题。市公安局、安监局、工商局、消防局、卫生局和市政、环卫、供销合作社等31个机关部门、单位组成了安全燃放烟花爆竹指挥部,春节期间实行24小时值班,掌握、协调全市的动态情况;相关单位的工作人员全部停止休假,严防发生火灾、伤人等各种事故。各区县党委、政府也都在春节期间加强了管理,党政负责人深入到基层、一线检查、监管措施的落实;相关单位的领导干部全部到岗在位,街道党政干部深入到社区、街巷。
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精心组织协调下,近50万名治保积极分子、街道和社区、居委会干部、公安民警和武警官兵冒着严寒,在大街小巷中维护烟花爆竹燃放秩序。在除夕、初一、初五这些“重点日”里,首都的大街小巷、居民社区,到处都是他们的身影。街上,警灯闪闪的巡逻警车内都装配了灭火器,以便随时发现火情并及时扑灭。除夕夜,记者在宣武区南线阁社区看到,居委会干部和社区民警、110巡警、巡防队员、保安员、治保积极分子等彻夜未眠,共同形成了一道严密的治安、火情防控网络。大年初一1时,3名社区巡防队员骑着自制的“119三轮车” 在街道院落巡视,车兜里面有灭火器、灭火粉;社区民警和社区干部们正忙着检查烟花爆竹燃放后的垃圾中有没有火星。
4000余名消防官兵在除夕、初一和初五,都进入了二级战备执勤状态;120个企事业的专职消防队、2000余名消防队员承担附近、周边区域一般火灾扑救任务;170多个城市社区志愿消防队和30多个乡镇专职消防队,以及1万多个义务消防队、15万多名义务消防员也进入戒备状态。
节日期间,每日凌晨,都有1万余名环卫工人冒着严寒,披星戴月在大街小巷清扫烟花爆竹燃放后的残屑。
同时,北京市卫生局制定了烟花爆竹伤害应急预案。著名的北京同仁医院眼科医生们24小时待命,保证随时启动应急医疗队,及时增加专家和医务人员救治可能出现的重症患者。北京积水潭医院烧伤科也制定了烟花爆竹安全医疗工作预案,随时应对紧急突发情况。
“禁改限”的宣传工作也出现了多次高潮。春节前,北京市烟花办印发了数十万张关于《北京市烟花爆竹安全管理规定》的宣传单,通过社区民警散发到群众手中,并通过有奖知识竞赛、演出、漫画、社区讲座、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等多种形式告知市民燃放的时间、地点和烟花爆竹的种类。
王岐山说,这次新闻媒体帮了政府的大忙,报纸、电视台、电台,大量的报道,让市民对“禁改限”和燃放工作了如指掌,使政府和市民、大家对情况方便快捷的沟通,形成全民齐心协力共同保平安的局面,真应该感谢媒体的编辑和记者。
记者了解,春节期间燃放的烟花爆竹以五彩缤纷的烟花为多,鞭炮也都是安全范围内的小鞭炮,基本没有发现燃放威力大、有危害的违禁爆竹。十三年的“禁放”,北京市场上从没有销售过烟花爆竹。这期间,商业销售渠道和市场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政府如何在新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管好烟花爆竹销售,是保证烟花爆竹合法货源的一个难题。“禁改限”第一年,北京市实行了烟花爆竹专营制度,对花炮零售点严格审批,并统一采购、储存、配送、销售等环节及花炮的标志,从生产、运输、销售等环节,保证市民方便、廉价地买到合格产品。北京市政府组织了60万箱、价值1亿多元的烟花爆竹。五环路内,北京市供销合作总社设立了16个24小时直销点,101个街道办事处也都设有一个24小时销售点,充足的货源、合理的网点布局方便了市民。对春节期间零售网点没有售出的花炮,政府有关部门还将按原价回收,以确保安全和零售商不损失。
记者了解,党中央和国务院对北京在鞭炮声中平安、喜庆过春节给予了有力的领导和支持。据王岐山说,中央和国务院有关部门五次到北京市检查烟花爆竹安全管理工作,并到相关的湖南、江西、河北等省部署、检查烟花爆竹安全工作;国务院在春节前审议通过并下发了《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这对北京的工作都是有力的关心与支持。
政府管理周密,百姓积极支持,是“禁改限”取得初步成功的关键。“开禁是顺应民意的举措,遵守新法规是我们这些普通市民的本分。”居住在东城区的郭女士说:“爆竹响了,年味浓了,社会秩序良好才能保证我们百姓安全欢乐地过春节!”(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