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正月说年景:国家气候中心预测今年农业气候条件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02月05日   来源:人民日报

    2005年,我国全年粮食总产达9600亿斤以上,比上年增产291亿斤;粮食亩产619斤,再创历史新高。粮食产量实现连续两年增产,除政策好等因素外,天公作美也不可忽略。据气象专家称,2004年是10多年来少有的好年景,2005年年景虽较上年偏差,但也好于常年。

    眼下,新年已来,立春刚过,一年之计在于春,勤劳的农民兄弟已经开始春耕、备耕。2006年气候条件如何,能否还是好年景,记者日前向中国气象局的专家作了咨询。

    2006年天气仍有喜有忧

    据国家气候中心预测,2006年冬季至夏季,全国大部地区的温度较常年同期偏高,但后冬到前春可能出现一段相对偏冷期,冬小麦、油菜有遭受早春冻害的可能。另据预测,今年冬季至明年春季,全国大部地区降水偏少,华北地区西部到西北地区东部等地可能出现旱情,华南大部旱情将持续到初春,可能影响冬小麦的返青、拔节和华南地区春播的正常进行。夏季(2006年6至8月)主要多雨带位于黄淮到华北南部一带,充分的降水将有利于各种秋收作物生长发育,但强降水可能导致部分地区发生暴雨、洪涝灾害,对农业生产将造成一定影响。

    农业生产建议

    根据目前的农业生产情况和2006年天气趋势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分析,国家气象中心农业与生态气象室的气象专家建议如下:

    ▲北方冬麦区冬前气温偏高,部分小麦长势偏旺,初冬的强降温天气使冬小麦没有经过抗寒锻炼即进入越冬期,后冬至早春遇冷空气时易遭受冻害。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在冷空气来临前采取破埂盖土、秸秆覆盖等措施,防御冬季及初春冻害,确保麦苗安全越冬。对旺长麦田应在早春采取镇压、划锄等措施,抑制小麦生长,以控旺转壮。

    ▲2005年秋季至2006年初冬,华北、西北地区东部等地降水偏少,据预测,今年春、夏季上述地区降水仍将偏少,可能出现旱情。要采取保墒、蓄墒措施,以减轻干旱的影响,旱情较重的麦田要适时浇灌返青、拔节水,确保冬小麦春季生长需要;春播作物应积极造墒播种,力争一播全苗,在出苗后及时浇水增墒,保证作物正常生长。

    ▲春季江淮和华南东部沿海降水偏多,多雨天气会影响南方地区春播,要做好农田沟渠配套建设,及时排除田间积水。

    ▲华南旱情可能持续到初春,要立足抗旱,积极挖掘水源,并积极蓄水,做好计划用水,适时灌溉,确保作物正常生长发育。

    ▲全国大部地区冬、春、夏季气温接近常年或偏高,长江中下游以南部分地区降水偏多,气象条件利于作物病虫害的发生与蔓延,要密切关注作物病虫害的发生发展情况,做好防御工作。 (记者 朱隽)

 
 
 相关链接
· 中国气象局公布2005年我国十大天气气候事件
· 中国气象局介绍我国七月份重大天气气候事件
· 预测减灾司与国家气候中心联合举办技术培训班
· 气象局召开发布会通报今夏我国主要天气气候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