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海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过度 湿地减少六分之五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02月11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济南2月11日电 记者从水利部海河管理委员会了解到,由于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提高等原因,海河流域大面积的湿地已经消失或正在萎缩,从上个世纪50年代到本世纪初,主要湿地面积已经减少了六分之五。

    海河是我国七大江河之一,海河流域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大部分地区以及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南等部分地区,区域内共有26个大中城市。

    据介绍,20世纪50年代初,天然湿地在海河平原广泛分布。白洋淀、衡水湖、七里海、大港、永年洼等湖泊密布、湿地连片,洼淀状况基本上维持在自然水平上。根据有关资料显示,当时海河流域的湿地面积约为1万平方公里,基本形成了白洋淀——文安洼等三大洼淀群。

    自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人口增长及经济快速发展,海河流域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逐步提高,流域内由丰水转变为缺水。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防汛技术顾问魏智敏说,海河流域与全国其他6大江河相比,水资源量减少最为明显。上个世纪50年代,京津冀地区水资源丰富,从天津坐船、经河北一直可抵达河南安阳,到处都是湖泊湿地。但到目前,河北省曾经拥有的3100公里的航运里程已接近于零。

    据介绍,上个世纪60年代初到70年代末,海河流域湿地开始逐步消亡。上世纪50年代,流域内白洋淀等12个主要湿地面积共有3801平方公里,到本世纪初,这一数字已经下降到538平方公里,减少了六分之五。

    兴修水库也影响了湿地的生存。水库发挥了防洪、供水、发电等效益,但也使得湖泊湿地大面积减少。被称为“华北明珠”的白洋淀,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湿地,曾经有9条河流入淀里。1950年以来,白洋淀上游陆续建成4座中型水库和近百座小型水库,8条入淀河流被这些水库掐断。没有了进水源,白洋淀面临着灭顶之灾。为了避免消亡,从1992年开始,白洋淀已从上游调水12次,靠人工补水维持着生命。

    据了解,由于海河流域目前用水量仍处于入不敷出的地步,地下水超采严重,因此部分湿地仍处于萎缩状态。安固里淖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水域面积曾达10万亩,周边有23万亩的草原,是海河流域最大的高原内陆湖。2004年冬天,安固里淖从地图上消失。专家认为,此湖泊消失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地下水超采严重。据了解,张家口地区曾经有大小湖泊200多个,目前许多已经干涸。(完)

 
 
 相关链接
· 上海科学家以水面无土栽培方式成功修复黑臭河道
· 上海建立农业“海陆空”立体污染防治研究基地
· 建设部发文公布我国城乡环境卫生体系建设目标
· 环保总局建立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披露制度值得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