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我国尝试“产学园”模式促进畜牧业自主创新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02月14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哈尔滨2月14日电(记者孙英威)大庆银螺乳业有限公司、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省畜牧业创新园区14日在哈尔滨市正式签署合作协议。三方承诺,本着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加快高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提高畜牧业的市场竞争力。

    农业专家认为,这种“产学园”联姻的模式目前在我国尚属少见。这一合作模式明确了投入及受益主体、各方责任和义务等内容,对于提高我国畜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农民增收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黑龙江是我国畜牧大省,其中乳制品产量约占全国的五分之一。目前,这个省畜牧业占农业总产值比重已达40%,科技对农业贡献率为46.5%,但与发达国家畜牧业占农业总产值50%以上、科技对农业贡献率达70%以上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为促进科技创新,黑龙江省2001年启动实施了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投入3.2亿元建设了种植业创新区、畜牧业创新区、示范区等3个园区。但由于机制不活等原因,这些园区一直处于科研成果转化慢、功能发挥不强的封闭运行状态。与此同时,全国奶牛养殖规模最大、拥有1.6万头奶牛的大庆银螺乳业有限公司却因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而遇到发展难题。

    为加快推广应用现代农业科技成果,黑龙江省政府和黑龙江省农业开发办提出了以园区为纽带,整合各方生产要素,实现企业、学校和园区共同发展的合作思路,得到了大庆银螺乳业、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省畜牧业创新园区三方的积极响应。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副主任刘世江说,产学园结合的发展新模式是我国在农业开发工作中的一项重大创新和有益尝试。这一模式为巩固和扩大成果找到了一条新出路,必将进一步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和转化,为提高畜牧业自主创新能力发挥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完)

 
 
 相关链接
· 国家科技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 中央财政将从四方面扶植企业自主创新
· 三部门通知印发“技术创新引导工程”实施方案
· 我国将加大力度支持企业技术创新
· 畜牧业生产区域化布局初步形成 优势逐步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