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科技大会召开后,山东省评选了2005年山东十大自主创新新闻,入选其中的海信集团和烟台麦得津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的两项科技成果也被评为2005年全国十大科技新闻。这些科技创新亮点,代表了这个经济大省靠自主创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最新突破。目前,山东正按《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精神,对全省科学技术发展作出全面规划。
山东省委、省政府通过学习贯彻全国科技大会精神,更加重视科技创新工作,提出要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长期战略和突破口,下大力气抓紧抓好。
在工业发展中,他们确定了培植一批支柱产业、一批大型企业集团、一批知名品牌的“三个一批”工作思路,积极实施大企业品牌带动战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目前,在国家公布的2154户大型工业企业中,山东有279家。去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3200亿元,增长45%。全省拥有中国名牌产品119个,驰名商标47个,海尔进入了“世界最具影响力的100个品牌”。这些企业通过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取得了一批具有产业引领作用的自主创新成果,成为山东自主创新的领头羊。全省共建立企业技术中心274个,其中国家级44个,研发的技术成果已占到全省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成果的60%。烟台万华集团在引进国外年产1万吨MDI(异氰酸酯)制造技术的基础上,经过多年攻关,已掌握了年产16万吨的制造技术和装备,使我国成为继德、英、美、日之后第五个真正拥有该项核心技术的国家。全省技术创新骨干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现已普遍高于3%,20家大型企业集团的研发投入更占全省企业研发经费的80%以上。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在引进斯泰尔发动机的基础上,投入研发资金2亿多元,研发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发动机,达到欧Ⅲ排放标准。依靠自主创新,济钢集团年钢产量超过了1000万吨,10年增长近5倍,同期吨钢综合耗水降低77%,吨钢综合能耗下降42%。鲁北化工集团采用自主研发的新技术,循环利用资源,达到了零排放。
作为农业大省,山东正致力于在稳定提高农产品产量的同时努力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打造品牌农业。目前,全省已涌现出烟台水果、山区干果、寿光蔬菜、胶东海珍品等一批农业知名品牌,国家认定的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食品也达1114个。2005年全省粮食总产3917万吨,增长11.4%;农产品出口70亿美元,占全国的26.4%。全省连续11年共投入3.6亿元,实施农业良种产业化工程,创新和引进种质资源3000余份,培育新的种系270多个,培育的小麦、玉米、花生等新品种均创造过全国最高单产记录。
山东农业大学自主研发的“冬小麦矮秆、多抗、高产新种质‘矮孟牛’的创造及利用”荣获国家发明一等奖,由农民育种专家李登海选育的“高产玉米新品种掖单13号的选育和推广”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连续4次创全国夏玉米高产纪录,推广面积2.26亿亩,增产玉米244.5亿公斤。通过“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农业110”和科技特派员等多种技术推广模式,山东大大加快了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和国际化步伐。全省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已有5357家,其中国家级的45家,年销售收入3000多亿元,带动农户980万户,诸城外贸、烟台龙大、聊城凤翔等150家龙头企业出口额超过千万美元。
山东省还将积极推进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他们已先后与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开展了院士山东行咨询活动。省里连续14年举办综合性产学研洽谈会,全省90%的大中型企业开展了产学研合作,共推出合作项目近3万个,达成合作协议2000多项,有1800多项高新技术成果已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尤其是在关键的科技领域,山东鼓励企业同科研院所进行多层次合作,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专利和技术标准。丛林集团与西安、上海等地的科研单位和企业合作,投资2.25亿元共同研制了世界首台万吨油压双动铝挤压机,获得2004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为了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全省还大力发展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目前已达3000家,其中国家级生产力促进中心9家,国家级创业中心、国家863产业化基地、国家特色产业基地各14家。
为了全面落实全国科技大会提出的各项任务,山东省委书记张高丽日前明确提出,要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省份这个目标,增强机遇意识、危机意识、创新意识,实施高新技术带动、大企业和高科技企业带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带动,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创造社会舆论环境、体制机制环境、政策人才环境,推动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转变,由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抓好经济发展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转变。山东正按照全国科技大会的部署,进一步完善全省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及配套政策,对全省科学技术发展作出全面规划。据悉,“十一五”期间,山东省将重点培植100户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技术中心,建设20户国家级质量检测中心,力争到“十一五”末,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40%,规模以上企业新产品产值占工业的比重达到20%。(记者 单保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