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延边将完善预警机制防止一氧化碳中毒事件重演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02月18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吉林延吉2月18日电(记者迟海峰、郎秋红)到目前为止,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没有出现新的一氧化碳中毒病例。鉴于当地冬春季节容易发生低气压现象,当地政府拟通过建立和完善低气压气象预警机制、加快改造棚户区等办法,从源头上预防居民一氧化碳中毒事件重演。此外,地方政府正在做中毒人员的受灾统计工作,对因死亡或治疗造成生活困难的家庭及时启动民政系统的救助机制。

    率领专家组从延边返回长春的吉林省卫生厅副厅长张义介绍说,延边一氧化碳中毒的4名危重者中已有一个病情好转。现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组织了3个专家组,对其余3名危重者进行一对一的治疗。19日还会派专家组到各县市会诊一次。预计从19日开始一些中毒者将陆续出院。

    2月上旬以来,特别是13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所辖6个县市连日发生居民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导致16人死亡。州委、州政府14日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县市通过可以利用的一切传播渠道,向居民发出预警通报,做好防范工作。加强入户提醒工作,组织人员对平房区、棚户区、火炕楼居民进行逐户走访,对出现疑似中毒现象的居民组织及时救诊。要求医疗单位积极妥善救治患者,不得以任何借口延误治疗工作。通过各种渠道,进行相关科学知识普及,消除居民的恐惧心理,确保社会稳定。各县市组织相关人员,排查重点隐患部位,防止此类事件再次发生,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18日上午,副州长李洁思向记者介绍说,州里已经做出部署,今后将加强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建立和完善低气压气象预警机制。根据延边冬春两季经常发生低气压状况的气象特点,在气象部门增加并建立预警工作程序,落实出现低气压气象时通过媒体、网络、手机短信等渠道,确保人民群众能在第一时间内掌握和了解气候情况。二是落实平房区和火炕楼等自行取暖的居民一氧化碳中毒防范提醒,由街道社区组织辖区居民采取10户或20户联防形式,做好防范自救工作。遇到低气压气候时,社区要及时组织人员逐户做好灶坑熄火工作。三是做好取暖设施的安全检查,对于居住在平房区和火炕楼的烟囱、炉子、灶坑进行检查,同时提倡居民使用鼓风机,从而减少中毒产生条件;四是加大一氧化碳中毒的科普工作,尤其是推动教育部门及时对大、中、小学生进行宣传。目前当地宣传部门正在组织赶制预防一氧化碳中毒方面的宣传品。五是今年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将加大棚户区改造力度,在根本上减少居民自行取暖的比例,从而在源头上控制发生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完)

气象专家:北方冬春季节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系多种因素造成

    新华社吉林延吉2月18日电(记者迟海峰)从事气象工作40多年的气象专家、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气象局副局长南万洙18日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说,北方城市冬春季节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多发是很多因素共同造成的。

    他说,首先,由于冬春季节北方地区居民取暖主要依靠煤炭,大规模的煤烟容易造成污染源的形成。随着城市的发展,汽车大量增加,汽车尾气也是形成污染源的主要因素。二是由于地理环境因素造成的。例如延边地区属于盆地性气候,容易形成小规模的封闭性气候。三是部分气象条件也容易形成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发生,比如:气压低、湿度大、逆温层较厚和静风等气象因素。延边地区2月上旬以来特别是13日所发生的中毒事件也是这几类因素共同造成的。

    南万洙认为,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众多使用煤炭取暖的居民对一氧化碳的防护还不够重视和了解。虽然气象部门发布了一些气象信息,但老百姓对煤烟的防护知识还很少,在生活习惯上还缺少防护意识。当然,在下一步工作中,气象部门也要加强气象知识的普及工作,让市民们了解和掌握气象预报知识。同时,还要在气象预警机制上下功夫,在出现气象警报时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和手机短信等一切可以利用的传播渠道,向百姓发出预警通报,提醒百姓做好防范工作。(完)

 
 
 相关链接
· 吉林延边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目前已得到有效控制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一氧化碳中毒死亡人数增至1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