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香港2月21日电(记者侯莉萍 张雅诗)中国著名航海家郑和下西洋专题文物展览21日在香港历史博物馆开幕,60多件与郑和下西洋有关的珍贵文物首次与香港观众见面。
为当日开幕仪式剪彩的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董琦博士向记者介绍说,现存与郑和下西洋有关的文物寥寥可数且散存各处,这次展出的文物是专家们花费了几年时间从全国各地搜集到的,其中有11件是国家一级文物。
展览用大量历史文物真实再现了世界航海史上郑和下西洋的壮举,彰显了当时中国先进的航海技术和高超的造船水平。
香港历史博物馆总馆长丁新豹博士说,在香港,郑和下西洋是中学阶段必然学到的内容,为举办这次展览,有关方面已筹备了一年时间。
这次展出的珍贵文物包括:从南京宝船厂遗址出土的长11米的大舵杆、刻有郑和名字的铜钟、《妙法莲花经》等国家一级文物,以及记载郑和下西洋的典籍、郑和下西洋的宝船模型等。
为配合这次展览,香港历史博物馆还将举行系列专题讲座,包括香港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冯锦荣主讲的“郑和船队与阿拉伯航海天文学”、香港岭南大学历史系助理教授刘智鹏主讲的“郑和下西洋与中国发现世界”等。
公元1405年到1433年,郑和率领庞大的船队,运用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航海技术,以非凡的毅力和勇气,七下西洋,遍访了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展览将于5月15日结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