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贵阳3月22日电(记者李薇薇、王丽)在我国总量高达270多万件的专利申请量中,近6成是在“十五”期间受理的,其中发明专利申请为55万多件,是“九五”时期的3倍。近年来,逐年大幅度递增的专利申请量已让我国步入世界专利数量大国行列。
记者从22日在贵阳召开的全国知识产权局局长会议上了解到,在2005年,我国的专利申请量约为45万件,其中,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量分别为139566件和163371件,居世界第一位。到2005年底,我国专利申请总量达到2761196件,而仅在“十五”时期的五年间,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的专利申请就有1594762件,占总量的近6成,是“九五”时期的2.5倍。此外,2005年,我国的国际专利申请量比2004年增长43.7%,超过意大利、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首次跻身世界前十位。
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田力普介绍,2005年是“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也是专利法实施25周年。在这一年,我国的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3种专利申请在连续5年平均年增长20%以上的基础上继续高速增长,同比增长达34.6%,创近20年来最高。
此外,统计数字表明,“十五”期间,我国专利申请量大幅递升的同时,专利申请结构也在不断优化,申请质量不断提高。据了解,在2005年,我国国内3种专利职务申请中企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机关团体的比例分别为80.2%、12.5%、6.1%和1.1%,企业申请比率比“九五”末明显上升。与同时期相比,国内3种专利职务申请增长高于非职务申请9个百分点,国内发明专利职务申请增长高于非职务申请19个百分点。
田力普说:“我国专利申请量的大幅上升,显示出企事业单位注重通过法律手段保护自主创新成果。外国来华专利申请量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显示出我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完善,对跨国公司产生强劲的市场吸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