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中国将建立政府办公建筑为主的能耗统计审计制度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03月28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3月28日电(记者杜宇)“十一五”期间,我国将建立以政府办公建筑为主的能耗统计、审计和披露制度。

    建设部部长汪光焘28日在此间举行的第二届国际智能、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暨新技术与产品博览会上作出上述表示。

    汪光焘说,“十一五”期间,推动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的工作任务之一,就是以政府机构节能运行管理和改造为突破口,带动既有公共建筑的节能运行管理和改造。研究技术政策和措施,总结可推广的改造经验和模式,研究制定相关经济政策和法规。逐步建立公共建筑能耗定额管理,超定额加价制度,新建政府办公建筑等大型公共建筑强制性的节能检测和能耗指标标识制度。

    汪光焘表示,建筑节能工作是一项技术性政策性很强的系统工程,目前从总体上讲还没有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2006年是“十一五”的第一年,当前要做好的是加强法规建设,研究制定经济激励政策和健全以执行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为主要内容的工程全过程监管制度。

    据汪光焘介绍,目前《建筑节能管理条例》已经列入国务院2006年的立法计划,争取尽早出台。建设部会同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在组织制定节能省地型建筑经济激励政策。(完)

    我国采用限制性政策与鼓励性政策并举的方式推动建筑节能

    新华社北京3月28日电(记者杜宇)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28日说,我国采用限制性政策与鼓励性政策并举的方式推动建筑节能。

    仇保兴是在此间举行的第二届国际智能、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暨新技术与产品博览会上作出上述表示的。

    仇保兴说,我国对达不到节能设计标准的建筑,采取禁止投入使用等强制性措施进行限制;对超过节能设计标准或采用可再生能源的建筑和绿色建筑,采取减免税收、费用、贴息贷款、财政补贴进行鼓励。

    据仇保兴介绍,初步确定实施经济政策的重点领域是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公共建筑节能改造、低能耗、超低能耗及绿色建筑、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规模化应用及国家推进建筑节能的能力建设等。

    仇保兴还说,我们正在构建中国特色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具体包括实施效果评价监测,建筑能耗统计、建筑能效认证、建筑节能性能测评与标识等制度。

    与此同时,建筑节能的法制建设步伐也在加快。现已完成《建筑节能管理条例》初稿及相应的背景材料和相关制度专题论证报告。重新修订发布了《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扩大了适用的气候区范围和建筑类型。已经编制《绿色建筑技术导则》,指导绿色建筑技术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工作。建设100项绿色建筑示范工程和10个以上示范城市,以及若干个绿色建筑关键技术创新平台和国家实验室。

    仇保兴表示,未来的建筑业将不再是过去的秦砖汉瓦或传统的操作模式,必定进入一个全新的绿色建筑升级转型期。参照国际经验,加强绿色建筑相关的重点技术的研究开发力度,加快推广和普及国外先进适用的节能技术是构建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内容。(完)

 
 
 相关链接
· 曾培炎出席国际智能、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
· 时评:西部不能以高耗能产业作为“金字招牌”
· 我国将推广变“废”为“宝”的节能建筑材料技术
· 中国即将制订低污染节能型轻型汽车国家标准
· 中国节能投资公司将与青岛共建循环经济示范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