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审计署今年第1号审计公告:04年审计整改情况良好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03月29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3月29日电(记者 张晓松)审计署29日发布今年第一号审计公告,公布了2004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的纠正结果。这也是我国第一份有关审计整改情况的公告。

    根据这一公告,2004年度审计查出问题的纠正情况总体上是好的。通过审计,促使有关被审计单位上缴财政各项资金11.83亿元,追回和归还各类被挤占挪用的资金41.64亿元,按规定拨付使用滞留、闲置的资金117.62亿元。

    另外,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和被审计单位根据审计建议完善各项制度规定472项,审计署向有关主管部门和纪检监察、司法机关移送各类案件线索114起,213人受到处分,76人被依法逮捕、起诉或判刑。

    财政部、发展改革委积极纠正中央预算管理问题    

    2004年度中央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体制不够完善、制度不够健全、分配行为不够规范等方面。对此,财政部、发展改革委进行了积极整改。

    财政部采取的整改措施主要包括:

    ——合理界定各部门各单位维持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所需基本支出的范围,逐步缩小中央部门及所属事业单位基本支出水平存在的不合理差距;

    ——对人民银行实行费用专户管理,要求人民银行费用支出预算严格按部门预算方式编报,以防止其人均基本支出水平过高;

    ——从2005年起,将广电总局集中的中央电视台4亿元收入纳入预算,并从2006年起全面取消广电总局集中中央电视台收入留作自用的做法;

    ——督促有预算分配权的部门,严格按照国务院规定的年初预算到位率的要求,做好预算编制的前期准备工作;

    ——会同国管局等部门调整公有住房出售收入分配管理政策,要求在京中央行政事业单位优先动用公有住房出售收入,并如实反映公房出售收入结余情况。

    发展改革委采取的整改措施主要包括:

    ——要求各地尽快编制完成“十一五”期间农村公路建设规划,对多报建设规模的项目和地区实施暂缓审批项目或暂缓安排投资等制裁措施;

    ——对年初落实到项目的资金未达到总量75%问题进行了纠正,在编制2006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时这个比例已超过75%。    

    大部分中央部门纠正了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审计机关对38个中央部门2004年度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审计时,查出虚报多领预算资金、转移挪用或挤占财政资金、私设账外账和“小金库”以及部分资金使用效益不高等问题。对此,大多数部门已进行了整改:

    ——12个存在预算编报不真实问题的部门中,已有10个将虚报多领的预算资金3.9亿元纳入下年度部门预算统筹安排,并将1585.87万元上缴中央财政,纠正率为83%。

    ——26个违规转移挪用财政性资金的部门中,已有23个予以纠正,涉及金额8.73亿元,纠正率为81%。

    ——19个私设账外账和“小金库”的单位中,已有17个撤销了账外账、“小金库”账户,纳入部门预算管理2.62亿元,上缴中央财政760.71万元,纠正率为77%。

    ——31个挤占具有专项用途资金的部门中,已有23个部门作了纠正,合计金额14.97亿元,纠正率为70%。

    ——3个违反规定擅自建设办公楼和培训中心的部门中,国土资源部已就航遥大厦问题申请补办立项审批手续,民航总局所属空中交通管理局挪用资金购买银通大厦问题正在进一步查处,旅游局违规建设的旅游管理干部学院分院和后勤基地项目已停工。

    ——11个部门、单位累计滞留闲置的137亿元财政资金中,已下拨88.48亿元,纳入2005年部门预算10.12亿元,退还中央财政1.77亿元,纠正率为73%。

    ——国家物资储备局成立清欠领导小组,已催还欠款、归还储备资金合计2.94亿元,追回借出物资铝锭175.74吨。

    ——对部门2004年度决算(草案)编报中存在的不够真实规范等问题,有关部门已调整决算和账目28.09亿元,纠正率达91%。

    1 2  
 
 
 相关链接
· 审计署表明:青藏铁路施工期环保目标基本实现
· 审计署表示:专项审计揭示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不高
· 审计署副审计长董大胜就《审计法》修订出台答问
· 审计署将对6个央企领导人员进行经济责任审计
· 马凯为审计干部作十一五规划报告 李金华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