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口岸空运进出口货物在全国空运进出口货物总量中所占的比例现已突破六成。针对这一情况,上海海关不断完善物流监控体系,加快空港口岸的通关速度,开拓空港转运业务,推进上海空运枢纽港建设。
空运枢纽地位日显
上海海关的统计数字显示,今年前2个月,上海口岸空运进出口货物超过37万吨,其中进口近7万吨,出口30余万吨,同比分别增长27.9%和13.6%。据了解,上海空港进出口货运量增长迅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首先,国内空运业务需求明显增加,尤以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带动高新技术产业需求激增为代表。经过多年的产业优化,在上海与其周边长三角地区形成了以微电子、光纤通信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带,电子信息制造加工业增幅始终保持在30%以上。高新技术加工企业对物流速度要求高的特点使其选择空运方式进出口的需求日益增加。
其次,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作为全国正在建设的航空枢纽港,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航空枢纽港战略地位决定了上海及周边长三角地区将其作为空运货物的主要进出口岸。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与长三角大部分地区仅相隔3小时以内的车程,交通便利。作为正在建设中的航空枢纽,其辐射作用正进一步呈现。
海关力争“管得住、通得快”
面对上海空港进出口货运量飞速增长的形势,上海海关采取措施,改善通关和物流环境,实施有效监管,为进出口企业提供通关便利,实现“管得住、通得快”。
上海海关着手完善各大集中监管区海关物流监控体系,集合风险管理、卡口放行、查验等岗位的力量,形成综合治理态势。加强卡口监管、监控,对重点违规企业重点查验;加强仓库的日常监管,并建立企业电子档案,加快推进对仓储企业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对空运监管仓库计算机操作人员进行系统培训,规范企业操作。
上海海关还进一步加快“快速通关”步伐,缓解口岸通关压力。一方面,推行“天天能通关”、“24小时通关”的工作制度;另一方面,完善、推广空运进境“直通式”和进出境“快速通关”模式,并将该类模式应用于上海地区所有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同时为企业提供“提前报关”、“加急报关”、“担保验放”、“快速通关”和“信用验放”五种服务,提高通关效率。
针对上海空港国际转运业务发展的需要,上海海关协助东航、国航相继开通多条国际转运航线,积极创造良好的国际转运运作环境。目前UPS也已将上海空港作为其亚太地区的国际转运枢纽,并将进一步拓展其国际转运业务。同时,上海海关还加强与其他地区海关的联系,完善发展国内中转业务(包括多式联运业务)的监管模式,对国内中转、多式联运货物的进行全程跟踪,严密监管。据了解,目前浦东国际机场已与35个空港开展了进出口中转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