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3月31日电(记者刘铮)当前我国政府支农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对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资金渠道多、管理乱、使用过于分散、效率不高等问题也比较突出。国家将以县为单位试点整合政府支农投资。
记者31日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了解到,国家将鼓励以县为单位,通过规划引导、统筹安排、明确职责、项目带动等方式整合支农投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目前,已经在全国选择了50个试点县(市)。
目前,中央政府有十多个部门安排支农投资,各个渠道的支农投资,最终落实到县去组织实施。发展改革委将鼓励和支持县级政府从实际出发,编制县域发展建设综合规划,以优势产业、重大项目或重点区域为载体,探索有效的整合模式。建立由县级政府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的支农投资领导小组会商协调机制,把好项目申报关,避免一个项目多头申报、多头管理和交叉重复。
国家将在项目和投资安排上对试点县予以倾斜,在坚持按项目安排的原则下,在建设布局和项目管理方面赋予县级政府更大的自主权。同时,强化县级政府责任,实行责权挂钩,建立绩效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确保资金使用安全高效。
记者从发展改革委了解到,按照现行统计口径和预算收支分类科目,政府支农资金主要包括固定资产投资支出(含国债投资)、农业科学事业费、农业科技三项费用、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农林水气部门事业费、农业综合开发资金、财政扶贫资金、水利建设基金、农村救济费、各类政策性补贴等。(完)
发展改革委将衔接各部门支农投资规划
新华社北京3月31日电(记者刘铮)中央政府十多个部门都在安排支农资金,有的地方一个项目多渠道重复申请资金,“一女多嫁”,为解决这一问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将研究建立支农投资信息沟通制度,衔接各部门支农投资规划和年度计划。
记者31日从发展改革委了解到,根据中央“进一步加大支农资金整合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要求和国务院批准的整合政府支农投资意见,发展改革委正会同财政部、科技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和国务院扶贫办等部门整合政府支农投资。
统一规划是现阶段整合支农投资的切入点。有关部门将编制水利、农业、林业和生态建设等领域的发展建设规划,明确中央政府支农投资支持重点、范围和补助标准等。在规划指导下,逐步做到今后所有渠道的支农投资和项目,都按照规划进行统筹安排。
国家将加强各部门在支农投资和项目安排上的沟通与信息交流,建立公开透明的运作机制。今后,各部门安排投资和项目时应相互通报,在下达计划时应互相抄送,改变目前部门分割、相互封闭的局面。清理各部门现有不适应新形势要求的支农投资项目,原则上不再设新的支农投资渠道,防止新的重复投资。
为从源头上防止资金分散和交叉重复问题,从今年起,发展改革委将编制年度政府支农投资指南,指导地方从前期工作开始就加强统筹和协调。
2003年至2005年,中央财政预算安排的政府支农资金总量达到7726亿元,其中2005年达到了2975亿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