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4月3日电(记者吕诺)3日举行的《中国古代100位科学家故事》和《中国古代科学家画像》出版座谈会上,与会者认为,宣传中国古代杰出科学家的不朽业绩、创新精神和崇高品格,是增强广大青少年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发他们创造活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有助于在全社会营造“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的良好氛围。
《中国古代100位科学家故事》和《中国古代科学家画像》,是在中央领导同志倡导和关心下,由中央宣传部宣传教育局会同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科技部政策法规与体制改革司组织编写和绘制的。在全国一批著名专家、学者、画家和学习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共同努力下,日前正式出版。
“‘八荣八耻’万众和,华夏践行新美德。科学百家及时雨,学子高唱复兴歌。”北大附中特级教师金仲鸣在座谈会上朗读了自己的读后感。他说:“这两本书让孩子们学有榜样。古代科学家将激励他们奋发进取,去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认为:“这两本书对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对传播科学知识、培养青少年科学精神很有意义,可以教育学生树立振兴中华、振兴科学的理想,鼓舞他们执着追求真理。”
“中国古代科学家的故事告诉青少年读者一个成功的秘诀:伟大的科学家都具有崇高的品德。”中国伦理学会会长陈瑛说:“科学家们心系百姓、兴利除害,尊重实践、学以致用,虚心学习、精益求精,艰苦奋斗、百折不回。道德理念产生了创新精神,唤起了聪明智慧,造就了一批批科技大家。”
“《故事》和《画像》必将对出版更多青少年喜闻乐见的科技读物产生推动作用。”中国出版协会科技出版工作委员会主任于国华说:“目前,科普读物的数量和质量,与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的需求相比差距较大。必须创新其内容、结构、体裁和媒体形式,抓住读者心灵,启迪读者智慧,使读者能在良好的情境中学习科学家的精神、感悟科学的真谛。”
中宣部宣教局副局长李晓军说:“《故事》和《画像》既是宣传科学精神的精品,又是弘扬民族精神的力作。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科学精神和民族精神必将深深植根于民众之中,转化为全民族的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