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国务院在全国范围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成效显著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04月4日   来源:经济日报

    2004年8月至2005年底,国务院在全国范围开展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查处了大批侵权违法案件,取得重大成果。这一行动有力打击了侵权违法者的嚣张气焰,基本遏制了侵权活动恶化的势头,树立了良好的国际形象,促进了创新事业的发展。

    公检法携手力度大

    2004年11月至2005年12月底,全国公安机关在“山鹰”行动中共立案侦办各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3534起,与2004年相比上升198.5%,破案3149起,上升213.6%,抓获犯罪嫌疑人5981人,涉案总价值26.5亿元,挽回经济损失近13亿元。

    2005年,全国检察机关共受理提请批准逮捕各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4143件,批捕3389件,同比分别增长15.9%和17.1%;受理移送审查起诉4645件,起诉3490件,同比分别增长24.6%和30.8%。监督公安机关立案侦查生产、销售伪劣商品和侵犯知识产权案件669件、814人。

    2005年,全国法院共受理侵犯知识产权、生产销售假劣商品和非法经营罪案件3567件,审结3529 件,同比分别上升27.9%和28.3%;受理知识产权民事一审案件13424件,同比增长44.1%,审结13393件,同比增长38.1%;受理涉及知识产权的一审行政案件575件,同比增长9.3%。

    专项行动开始后,与保护知识产权有关的行政执法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开展了一系列专项整治。工商部门共出动执法人员近304万人次,捣毁制假售假窝点6746个,查处商标侵权案件69730件,其中涉外商标侵权案件9222件。

    新闻出版(版权)部门共查处版权侵权案件10442件,涉案金额超过2.3亿元,收缴侵权假冒盗版品3879万件,取缔非法经营单位超过1.4万家,移送公安机关涉嫌犯罪案件382件。在打击网络侵权盗版专项行动中,查办网络侵权案件172件。

    专利部门查处冒充专利3923件,假冒他人专利515件,受理专利侵权纠纷3078件,向公安部门移送案件27件,与其他部门协作执法2139次。

    文化部门共查处案件近10万件,收缴盗版音像制品近1.8亿件,取缔非法经营单位7559家。

    全国海关共查获进出口侵权货物案件1734起,案值约1.4亿元。

    精心部署一抓到底

    在全国集中开展的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中,国务院领导同志多次就加强典型案件查处和宣传做出重要批示。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方案》,确定了保护商标权、著作权、专利权三个重点内容,货物进出口、各类展会、商品批发市场、定牌加工、印刷复制五大重点环节,以及北京、上海、天津、河北、内蒙古、辽宁、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山东、河南、湖南、广东、陕西15个重点地区。

    专项行动期间,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中组部、全国整规办、国家行政学院联合举办了省部级领导干部保护知识产权专题研讨班。专项行动后期,为做好检查验收工作,国务院派出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督查组,对15个重点地区进行了督查验收。

    地方政府积极组织,狠抓落实。

    落实保护知识产权统筹协调机构,并针对本地区突出的问题认真组织了各种专项整治活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普遍成立了保护知识产权工作领导小组,一些地区由省长或常务副省长挂帅。

    宣传培训广泛深入

    2005年“保护知识产权宣传周”以“保护知识产权,促进创新发展”为主题,共有100多家中外媒体参与,仅各部门在北京开展的活动就有20多场。国务院首次以7种语言对外公布了《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新进展》(白皮书)。商务部编印了中英文对照的《在中国保护你的知识产权》宣传册。中宣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国家版权局联合开展了“中学生版权保护主题教育活动”。国家保知办以及有关部门还定期不定期地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保护知识产权典型案例”,并在有关媒体开设了专栏。

    在此次专项行动中,加强了协调机制,改善了打击侵权行为在执法衔接、信息沟通、协同行动等方面的环境和条件。

    多举措建长效机制

    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到2020年跨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宏伟目标。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坚持自主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两手抓,以打击侵权为自主创新保驾护航。此次专项行动结束后,保护知识产权工作按照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精神,在健全保护体系,建立长效机制,加强基础工作等方面准备采取四项措施。一是出台《保护知识产权行动纲要(2006—2007)》,全面部署今明两年保知工作;二是加强执法力量,建立举报投诉制度,构建信息网络工作平台,完善保护知识产权工作机制;三是完善法律法规,增强可操作性,减少法律漏洞;四是加强宣传、培训和对策研究工作,提高社会公众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和能力。(记者 邵红)

 
 
 相关链接
· 商务部:知识产权争端将成为对外贸易摩擦新热点
· 2006中国知识产权刑事保护论坛4月1日在上海闭幕
· 《上海宣言》倡导各国携手应对侵犯知识产权犯罪
· 中国公布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十大案件
· 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田力普与美国商务部代表会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