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长三角在生物技术研究某些领域已达世界先进水平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04月9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上海4月9日电(记者姚玉洁、余靖静、孟华)国家干细胞工程产品产业化基地华东基地8日在浙江省湖州市宣告落成,其重要组成部分干细胞库日处理能力达到300份、总储存量可达50万人份,是目前世界上规模较大的干细胞库之一。

    在号称“生命银行”的干细胞库建设上取得的成就,意味着长三角地区在生物技术研究的某些领域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在全球方兴未艾的生物经济,已在中国经济最发达的长三角泛起了涟漪。

    “生物技术产业已成为最有发展前景的高新技术产业之一。”科技部生物中心副主任安道昌说,对于人口多、耕地少、能源短缺的中国,现代生物技术在医疗卫生、农业、食品、能源、环保等领域,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生物技术产业正日益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每年增长速度达25%-30%。

    长三角则是站在中国生物经济浪潮最前沿的弄潮儿。上海把生物医药产业作为21世纪的战略产业,随着首个国家级基地上海生物医药产业中心落户张江及中科院上海分院的建立,上海形成以国家级研究中心为核心的现代生物技术研究创新体系。江苏提出把生物技术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要用生物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和工业。浙江在杭州、绍兴、台州、湖州等地形成多个生物技术产业带,其中海正药业、华东医药等企业在全国都有很大影响力。

    中科院院士杨胜利说:“长三角发展生物技术产业,可谓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在自主创新的国家战略背景下,长三角科研人才聚集、产业转化能力强、市场机制活跃三者的有机结合,成为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的肥厚土壤,一大批生物技术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官产学研四方联动机制,将为长三角在生物技术领域的发展增添后劲。在湖州市主办的“中国生物技术发展长三角论坛”上,院士们的讲坛下坐满了怀揣热钱、寻找淘金机会的企业家,官员们也热情地表达着与科研院所“联姻”的迫切愿望。

    中科院副院长陈竺说:“全球生物经济时代有望在2020年左右到来,长三角无疑是最有希望成为中国生物经济模板的地区。”(完)

 
 
 相关链接
· 首届国际生物经济高层论坛在京举行 陈至立致辞
· 科技部:中国生物技术和产业呈现快速发展态势
· 五大生物技术列入我国未来前沿技术重点研究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