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部分地区旱情迅速发展 各地积极抗旱保春耕用水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04月10日   来源:水利部网站

    入春以来,华北大部、西北东部、东北西部、黄淮及西南部分地区累计降雨量偏少2~5成。随着气温回升,我国部分地区旱情迅速发展。截至3月30日统计,全国耕地受旱面积2.08亿亩,其中作物受旱面积3883万亩,有695万人因旱发生临时性饮水困难,受旱地区主要分布在西北东部、华北大部、东北西部和西南部分地区。各级防汛抗旱部门根据旱情发展趋势,积极采取措施,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抗旱保春耕工作。   

    国家防办负责人分析了当前旱情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一些地区饮水困难突出。西北、西南部分地区由于前期干旱持续影响时间长,一些旱区目前饮水困难突出,有的要靠长距离拉水、送水。二是部分地区水利工程蓄水不足。目前,北方一些省(自治区)河道来水偏少,水库蓄水不足,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据统计,目前山西、内蒙古、河北等省(自治区)有近600座水库干涸,有10多万眼机井出水不足或吊泵。三是部分地区土壤墒情较差。目前,西北东北部、华北北部及东北西部部分地区土壤墒情较差,局部地区干土层厚达10厘米以上。随着气温升高,大风天气增加,上述地区旱情可能进一步发展,春耕春播将受到影响。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抗春旱工作。2月中旬回良玉副总理亲自对抗旱工作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各地密切关注当前旱情的发展变化,加强趋势分析,及时对抗旱工作作出部署和安排,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和春耕生产顺利进行。3月下旬,国务院召开了春耕生产工作会议,对春耕抗旱工作进行了专门部署。国家防总及早部署了有关工作:3月上旬以来,先后派出多个工作组深入华南等重旱区调查了解旱情,检查指导抗旱;近日又商财政部下达了1亿元中央特大抗旱补助费。水利部3月6日发出通知,部署春季灌溉工作,并派出6个工作组,深入粮食主产区和水资源紧缺地区,检查指导春灌。

    黄委提前组织调查黄河下游引黄取水能力及灌区种植结构,认真分析黄河水量的供需形势,今年较常年提前20天为下游提供春灌用水。河北省提前启动土壤墒情监测系统,组织水利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民科学抗旱。广西壮族自治区在做好越冬作物田间管理的同时,大力进行冬春水利建设,共完成渠道清淤2.63万公里,防渗837公里,修复水毁工程3120多处,新建灌溉工程1000多处,解决了79万人的饮水困难问题。四川省适时启动了抗旱应急预案,目前全省已投入抗旱资金4560万元,出动各类抗旱机具4万多台(套),完成抗旱浇地120万亩,解决了30万城乡居民的临时饮水困难。广东省防指2月份派出3个工作组,深入湛江、茂名等重旱地区,调查了解旱情和抗旱措施的落实情况。云南、安徽、陕西等省也对抗旱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

    据初步统计,目前华南、西南、华北等旱区日投入抗旱劳力600万人,开动机电井50万眼、泵站9000余处、机动抗旱设备49万台(套),出动机动运水车辆9.7万辆,累计投入抗旱资金3亿多元,抗旱用电近1亿千瓦时,抗旱用油1.2万吨,完成抗旱浇地面积1100万亩,解决了157万人的因旱临时饮水困难。

 
 
 相关链接
· 我国今年入春旱情严重 南北各地积极抗旱保春耕
· 西北地区东部旱情缓解 南方旱情将有所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