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全国海关积极采取多项措施加大保护知识产权力度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04月15日   来源:经济日报

    近年来,海关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针对进出口环节侵权违法活动的特点和趋势,积极采取多项措施,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海关保护的执法力度,提高知识产权海关保护的执法效率,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健全法制 打防结合

    海关总署在最近几年公布了《对当事人无法查清的侵犯知识产权货物予以收缴的公告》等一系列规章制度,进一步完善了知识产权海关保护的法律制度。

    海关通过增设知识产权海关保护的执法机构、加强执法技术培训和执法经验交流等,进一步提高了全国海关的执法能力。为了能够在不影响正常进出口贸易的情况下有效阻止侵权货物的进出口,海关充分利用风险管理手段,通过对进出口数据进行监控、分析,结合掌握的侵权动态,确定查控重点,提高打击的准确性。如宁波海关2005年至2006年2月共下达知识产权布控指令54条,查获侵权货物案件30起,准确率高达56%。

    海关在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中,十分注重与权利人、其他知识产权执法部门的合作。

    另一方面海关还加大对企业的教育和宣传,帮助进出口企业树立自觉的知识产权意识,引导企业建立自己的品牌发展战略。

    知名品牌成侵权重点

    目前,海关查获的案件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几年时间里,中国海关每年查获的侵权案件数量都以30%左右的幅度在增长。

    侵权案件以侵犯商标权、尤其是著名商标权为主。在海关查获的所有案件中,侵犯商标权案件占78.9%,其中又以侵犯国内外著名商标权的案件居多。

    侵权货物以生活消费品为主。以2005年为例,全国海关全年共查获各类进出口侵犯知识产权货物案件1210起,其中纺织服装鞋帽类425件,占35%,轻工产品类380件,占31%,机电产品类233件,占19%。

    值得注意的是,许多侵权案件是外商委托国内企业加工或代理出口而发生的。中国有些企业由于缺乏知识产权意识,在签订合同时,没有审查委托人的知识产权情况,造成侵权情况的发生。

    执法力度仍待加强

    海关在保护知识产权行动中也面临一些困难,包括权利人尤其是国内权利人维权意识淡薄。目前,我国有大量企业在从事定牌加工贸易业务,但由于企业守法意识淡薄,在使用他人知识产权时缺乏必要的谨慎或明知可能侵权仍铤而走险,经常导致无意识或恶意侵权。这表明进出口企业守法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

    近年来,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迅猛。面对日益增长的监管业务量,海关必须改进执法技术,才能保证在不影响通关速度、保持合理查验率的基础上,提高对侵权货物的查获率,加大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力度。因此通关压力对海关查验手段提出更高的要求。

    随着海关对侵权行为打击力度的加大,违法分子在屡遭打击之后,开始变换侵权手法试图逃避海关监管,如通过使用伪报品名、货物混装、化整为零、变换包装、使用近似商标等手段,增加海关查获、认定侵权货物的难度。

    当前知识产权保护的新形势对海关的执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挑战,海关的知识产权执法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多项措施 加强保护

    海关将进一步强化对海关执法人员的培训,提高海关关员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执法能力,形成一支高素质的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执法队伍。同时,海关还将扩大对国内进出口企业的指导和宣传,促使企业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依法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引导企业积极寻求海关知识产权保护。

    为了适应外贸形势发展对海关知识产权执法提出的要求,海关将通过使用风险管理手段,借助现代化检测设备等,提高海关查获侵权货物的能力和效率。

    强大的行政执法是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一个重要特色。海关将继续加强与国内其他行政执法部门的合作,加强与公安机关的联系配合,形成打击侵权的合力。海关将通过与权利人及其组织建立良好的联系配合机制,以保证将海关的执法资源与知识产权权利人的信息资源有机结合,将海关的执法程序与知识产权权利人采取相关法律行动紧密配合。

    国际贸易中的侵权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中国海关将以积极的态度,参加知识产权保护国际规则的研究制定,开展国际间的执法合作,共同打击国际贸易中的侵权违法行为。(记者 邵红

 
 
 相关链接
· 上海市知识产权局进行企业专利实施状况专项调查
· 知识产权保护成为上海创意产业发展的核心关注点
· 北京今年内将禁止销售未安装操作系统软件的电脑
· 全国知识产权局局长会议在黔召开 颁发专利金奖
· 国家知识产权局与江西省政府签订合作会商议定书
· 2005年侵犯知识产权十大案件集中在商标版权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