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我国国民阅读率持续走低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04月21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4月21日电(记者曲志红)在第11个“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到来之际,我国第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提供的数据给我们带来一个令人忧虑的现实: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连续6年持续走低,与前3次调查结果相比,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读书率均呈下降趋势。

    这是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所长郝振省在21日就这次调查举行发布会时公布的结果。这次调查结果表明,2005年我国广义的国民图书阅读率为42.2%(有阅读行为的读者群体在全体国民中〈包括不识字者〉所占比例);而狭义的识字者阅读率为48.7%(指每年至少有读一本书行为的读者总体与识字者总体之比)。

    对照前3次调查结果,可以清楚地看出我国国民阅读率持续走低的趋势——1999年首次调查发现国民的阅读率(狭义,下同)为60.4%,2001年为54.2%,2003年为51.7%。而2005年为48.7%,比2003年下降3%,比1999年则下降了11.7%。

    此外,阅读状况不容乐观的另一表现是,还在读书的人群中,读书的时间也在不断减少。2005年,在读书者总体中,25%的人读书时间比原来减少;只有18.2%的人最近半年里读书时间增加了。与前三次调查结果相比,个人读书时间增加的比例显著降低,个人读书时间减少的比例却有所上升。

    有能力读书但每年连一本书都不读的人在回答他们的理由时,仍以“没时间”为主,占43.7%,选择“不习惯”读书的人为29.1%。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从年龄段上看,选择“没时间”读书的人群中,20~29岁年龄段的人比例最高,占54.2%;而选择“不习惯”读书的人群中,18~19岁的人排在首位,占45.9%。本应是图书阅读主要力量的中青年人中,竟有如此之多的人“没时间”或“不习惯”读书,这背后蕴涵的隐忧让人不能不深感沉重。

    当然,在传统阅读走低的同时,我国国民网络阅读率却飞速上涨。根据这次调查的数据,上网阅读率已经达到近27.8%,与1999年的3.7%相比,7年间增长了7.5倍。

    有关专家认为,这一现象无论对国家引导国民的阅读行为,还是对传统出版业如何应对新媒体的崛起,都提出非常迫切的课题。

    从1999年启动的“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是为了解我国国民阅读倾向发展趋势与文化消费现状而进行的一项连续性、大规模的基础性国家工程,至今已经连续进行了4次。据郝振省介绍,本次调查于2005年底开始,在全国范围内由专业调查机构严格按照科学的多层抽样方法,选取了不同规模、不同区域的20个地区的城市及农村,采取入户调查方式,最终取得了8000个有效样本,获取了500万组调查数据。

    据悉,这次调查的全部和最终分析报告将于6月完成。

  我国公众对图书价格接受能力有所提高,文学类图书重登最喜爱图书榜首

    新华社北京4月21日电(记者曲志红)我国的书价近20多年来一直在上升,关于书价是否合理的议论也一直不绝于耳。21日发布的第4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告诉我们,我国公众对图书价格接受能力有所提高,而大家最喜爱的图书品种仍是文学作品。

    据参与调查的课题组成员介绍,他们向被访者出示一本200页左右的图书,询问能够接受的价格。发现接受5-8元价位的读者比例比前些年提高了,达到35%,居第一位,在9-12元价位上接受的读者比例上升最快,为31.6%,而认为“只要喜欢,多贵都买”的读者比例也比2003年有所上升,达到24%,认为只能接受4元及以下的读者比例逐步下降,在这次调查中只有 9.4%。显示出随着我国国民收入的不断增长,对图书价格的接受能力近年来有了明显提高。

    在各类图书中,文学图书仍是最受读者喜爱的品种。2005年的调查中,文学类图书再次取得读者最喜爱图书排序榜第一位,这是它在总共4次调查中第三次夺得榜首;文化、科学、教育、体育类书籍排在第二位,但是读者的提及率仍持续上升,已经达到17.0%;军事类图书、综合性图书和法律政治类图书,分别居读者排序榜的第三、四、五位。

    从读者购书情况看,调查结果显示,在过去一年之中读者已购图书中排前3位的依次是文学类、文化科学教育体育类和综合性图书。其中文学类图书的购买率由2003年的12.2%上升到了19.8%,有较大幅度的上升。

    读者认为市场最缺的图书品种是环境科学类图书,其次是综合性图书,第三缺的是农业科学类图书。

    从读者今后打算购买的图书品种看,希望未来购买文化科学教育体育类图书的读者比例排在首位,购买文学类图书的读者排在第二位,购买综合性图书的读者排在第三位,购买政治法律类图书的读者排在第四位,购买医药卫生类图书的读者的比例排在第五位。

    由上可见,文学类图书是读者接受程度最高的图书类别,而环境科学与农业科学类图书是读者认为市场最缺乏的图书类别。

  我国看杂志的读者越来越多了

    新华社北京4月21日电(记者曲志红)最新公布的第4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我国国民杂志阅读率逐步上升。其中,文化娱乐类、家居生活类和文学艺术类成为阅读率最高的前三类杂志。这种阅读趋势显示,我国杂志市场前景看好,在未来若干年内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据本次调查,2005年我国识字者杂志阅读率为55.3%,超过了国民的图书阅读率。在我国识字者杂志阅读总体中,每人每年平均阅读杂志7.4本。在杂志读者总体中,每年读过9-12本杂志的读者比例最高,占18.7%;其次为每年读5-8本杂志的读者比例,占14.9%;第三为每年读25本以上,也就是每月读两本以上杂志的读者比例,占7.4%。

    以城乡户籍划分,城镇居民的杂志阅读率为68.2%,平均每人每年阅读杂志11.3本;农村居民的杂志阅读率为47.9%,平均每人每年阅读杂志5.3本;与上3次调查结果相比,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杂志阅读率略呈回升趋势。

    在国民主要阅读的杂志类型中,文化娱乐类杂志高居榜首,占26.2%;其次是家居生活类杂志,占15.9%。文学艺术类、时尚消费类和新闻时政类的阅读率也都超过10%,可以说这几类杂志构成了我国杂志市场主体。

    专家分析说,杂志比起图书,篇幅短,时效快,服务功能更为明显,这些可能都是人们选择读杂志的理由。但从人们偏爱的杂志类型可以发现,大多数人读杂志是为了娱乐、消遣,阅读层次仍有待提高。(完)

 
 
 相关链接
· 全国农村图书室援建工程启动 将惠及1/3以上农村
· 我国出版界积极服务农村 "三农"图书成出版热点
· 成都:未成年人可免费阅读10余万册电子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