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张国宝:高油价促进对替代能源和节能技术的开发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04月22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博鳌(海南)4月22日电(记者安蓓 王英诚)当国际市场原油期货价格上探至75美元/桶的历史高位时,聚首此间参加博鳌亚洲论坛2006年年会的中外能源界人士表示,将大力发展替代能源以应对高油价时代的到来。

    在当日举行的以能源为主题的早餐会上,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张国宝说,高油价是挑战也是机遇。油价的高企不仅推动了国际石油勘探生产投入的增加,更促进了各国政府和企业对替代能源和节能技术的投资和开发。

    世界化工业巨头德国德固赛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费溪德说,在高油价的背景下,包括德固赛在内的国际大型化工公司都在努力寻找可再生能源来替代石油,以缓解油价高企为化工企业带来的高成本压力。

    资源缺乏促进能源结构的优化和能源效率的提高,日本是最好的例子。日本邮船株式会社名誉会长根本二郎援引国际能源署的统计指出,如果在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上日本的能源消耗为1的话,那么欧盟的能耗是1.6,美国是2.7,韩国是3.3,东盟是4.3,中国是9。

    张国宝指出,目前,中国产业结构中还存在很多粗放因素,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但另一方面,这也为中国改善能源结构、节约能源留下很大的空间和余地。”

    作为中国未来5年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纲要,今年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将201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列为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并重的目标。作为“十一五”的开局之年,2006年的目标为降低4%。

    “这需要开源和节流并重。”张国宝说,中国在替代能源的开发上已经取得一定的进展。在东北三省和河南、安徽等省区推广乙醇汽油的试验已取得良好的效果,正打算向其他地区推广。神华集团的煤制油项目一期也将在明年完工。

    张国宝坦承,从今年一季度的形势来看,实现全年的降耗目标不容乐观。“这需要政府和企业界做出更大的努力”。

    20日中国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的国家能源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审议了《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指出可再生能源是重要的战略替代能源,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可再生能源发展,提高优质清洁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

    张国宝透露,这次会议要求中国主要能源公司都要承担发展一定比例的可再生能源。(完)

中外能源界人士指出高油价并非单纯市场因素造成

    新华社博鳌(海南)4月22日电(记者 安蓓 王英诚)中外能源界人士22日在博鳌亚洲论坛2006年年会主题早餐会上指出,油价在高位运行并非单纯由市场因素造成,目前价格远超其实际价值。

    他们认为,在地缘政治因素影响下,国际原油价格将在游资炒作下继续高位运作。他们呼吁各国政府和企业协调合作,共同应对高油价时代。

    本周初,国际油价继续保持连续了六周的上扬态势,自去年8月以来首度突破70美元/桶。21日,纽约商品交易所六月原油期货价格收于75.12美元/桶,再度刷新历史纪录。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张国宝认为,伊朗局势为国际油价留下很大炒作空间,因此,今年油价将继续高位运行,“甚至有可能在目前的基础上略为上升”。

    张国宝指出,由于国际市场并未出现实质性的原油供应短缺,当前70美元/桶的油价已远远超过其实际价值。“仅从经济规律出发,国际油价不是不可预测的。但由于当前油价已脱离单纯的经济轨道而受到政治外交因素的影响,地缘政治因素的不可预测性大大增加了对国际油价走势判断的难度。”

    澳大利亚澳德赛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唐·沃特认为,40美元/桶是比较合理的价位。

    “20美元一桶的原油价格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考虑到石油实际生产成本以及供求、贸易、投机等因素,40美元的价格有利于国际石油市场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沃特说。

    沃特表示,从长期看,高油价会损害世界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从石油价格变化的周期性来说,长期的高油价之后往往紧随长期的低油价。考虑到石油行业投资回报的长期性,70多美元一桶的价格无论对生产者还是消费者来说都不会有好处。

    世界化工业巨头德国德固赛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费溪德指出,由于国际油价高企,过去几年,没有几个国家和地区能够真正在能源成本上拥有优势。

    他认为,当前最大的问题不是国际油价是高还是低的问题,而是油价的波动性和不可预测性。“这为政府和企业的决策带来很大的困难”。

    韩国SK株式会社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崔泰源建议,面对高油价,各国政府和企业有着共同的利益,应通过协商合作来共同解决。

    张国宝指出,高油价是挑战也是机会。它将推动各国政府和企业对替代能源以及节能技术的投入和开发。

    中国总理温家宝20日主持召开的国家能源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将能源节约、提高能源产业技术、加强能源立法和规划工作列为2006年能源工作的重点。会议审议了《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指出可再生能源是重要的战略替代能源,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快可再生能源发展,不断提高优质清洁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完)

李剑阁:综合经营是中国银行业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

    新华社博鳌(海南)4月22日电(记者王优玲 周正平)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剑阁22日在博鳌亚洲论坛“中国银行业的改革和开放进程”分会上说,实现金融综合经营是中国银行业应对世界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浪潮、提高中国银行竞争力和金融体系稳定性的必然选择。

    李剑阁认为,在金融服务领域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国外金融业混业经营的趋势对中国金融业产生了影响。

    1999年,一向实行严格分业经营的美国颁布了《现代金融服务法案》,实行了金融业混业经营。这意味着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机构的业务可以互相渗透交叉,而不再仅仅局限于自身分营业务的范围。

    目前中国已经在尝试银行的混业经营模式。继工银瑞信和交银施罗德之后,由中国建设银行为主发起成立的第三家“银行系”基金公司建信基金管理公司也于2005年在北京开业。

    李剑阁认为,目前中国金融业综合经营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层次:一是银行、证券、保险业之间出现了很多业务合作;二是成立了多种形式的金融控股集团。

    统计显示,中国的银保业务在经过去年的低迷之后迅速回暖。银保业务在总保费中占到34%。今年前两个月,工行累计实现代理保险业务量171.1亿元,同比增长88.4%。

    李剑阁认为,随着试点工作的逐步推进,金融业综合经营的模式改革今后将会进入一个新的时期。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跨市场的、交叉性的金融产品和控股公司将不断涌现,这对中国金融领域的立法工作和现行的分业监管体制都会提出新的要求。

    里昂证券董事长顾家利也支持李剑阁的观点,认为银行应该有多样化的收入来源,只有实现金融综合经营才能降低风险。

    目前,中国银行业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利差。顾家利提出,应该仔细考虑允许银行进入其他的金融服务领域,使风险得以分散。顾家利还认为,孤立的银行改革是行不通的,应当同时考虑商业银行、资本市场、基金市场以及股票市场的改革。

蒋定之:中国银行业重组重在引“智”

    新华社博鳌(海南)4月22日电(记者颜昊 王优玲)中国银监会副主席蒋定之22日在此间表示,中国银行业重组改革的一大特点是大胆引进国内外战略投资者,引进战略投资的导向主要是引“智”,而非引“资”。

    “引进战略投资者,要重在学习和引进国外发达银行先进的服务理念和管理制度,以及产品开发和维护的技术,以迅速提升我国银行业的核心竞争能力。”蒋定之说,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重组上市,已经引起亚太地区乃至全球瞩目。国内外战略投资者的引进不但充实了银行资本金,也实现了银行资产价值的最大化。

    建行、中行、工行引入国际战略投资者的步伐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据蒋定之介绍,汇丰银行向交通银行派出一位高级管理人员和两名董事,两名董事分别加入审计委员会和人事薪酬委员会,并正在推进拟定的多个合作项目。

    蒋定之说,引进战略投资者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产权结构国资独有的单一性,实现股权结构多元化,即商业银行既有国有股也有境内外投资人股,上市以后还有社会公众股。

    据介绍,目前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投资结构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从2002年到2005年,民营股比例增长10.19%,同期国有企业法人股、地方财政股的比例分别下降4.33%和7.65%。

    历史上,国家曾经为重组国有商业银行付出了高昂的代价。据蒋定之介绍,央行1998年发行2700亿元特别国债,用以充足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资本金;1999年剥离了四大商业银行14000亿元的不良资产;2003年,国家又动用600亿美金外汇储备补充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的资本金。

    蒋定之认为,在投资主体和利益主体多元化的情况下,国家不可能再为国有商业银行亏损“买单”,从体制上消除了商业银行指望国家救助的道德风险。此外,引进战略投资也为实现银监会高标准监管问责提供了可能。

    境外银行在改变国有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和机制、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促进经营方式和盈利模式等三个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发挥了积极作用。蒋定之表示,国有商业银行改革过程中引进战略投资者,还有助于解决制约中国银行业科学发展的体制问题。(完)

 
 
 相关链接
· 镇海炼化应对高油价 扎实做好固本、优化、挖潜
· 张国宝: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存在六大突出问题
· 张国宝:优先发展水电是必须坚持的能源发展方针
· 张国宝就煤矿安改和瓦斯治理工作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