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今年物价走势趋于平稳 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04月25日   来源:经济日报

    今年一季度我国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从农业到工业生产、从国内市场到对外贸易都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整个物价走势趋于平稳。

    近几年我国物价总水平保持基本稳定。“十五”期间居民消费价格年均涨幅仅1.4%。今年以来,影响物价的因素虽然比较多,不过,综合各方面的情况分析,物价总水平一般不会出现较大起伏,总的走势趋于平稳。

    首先是社会产品供大于求的市场格局将制约物价总水平上升。这主要表现在,随着近几年部分行业的投资高速增长,生产资料生产能力的增长速度快于需求增长,部分生产资料产品如钢材、铁合金、电解铝、电石、汽车行业等还出现了明显的产能过剩。再考虑到在建和拟建的产能,焦炭、煤炭、电力、纺织、聚酯等行业潜在的产能过剩问题也比较严重。产能过剩一般会导致产品价格下跌。去年生产资料市场价格总水平就已从上年的13.6%回落到2.9%,今年的上涨幅度,商务部预测仅在1%左右。生活资料特别是耐用消费品也同样存在产能过剩问题,由于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等生产能力增长过快,耐用消费品价格一直在下降,去年下降3.4%,今年一季度同比又下降了2.5%左右。

    第二,粮食供求关系的改善是物价趋稳的重要因素。去年全国粮食增产近300亿斤,增长3%,粮食供求关系已得到较大改善,加之世界粮食丰收,进口粮价略有下降,受此影响今年头两个月粮价同比仅涨1%,对居民消费价格的拉动作用只有0.03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低0.39个百分点。据有关部门测算,受“禽流感”和粮价下降影响,今年一季度肉禽及制品、蛋的价格同比降幅较大,二者导致消费价格同比涨幅下降约0.5个百分点。

    此外,银行的货币供应适度和贷款保持适度增长,也有利于保持物价稳定。

    再从今年一季度的情况看,虽然有春节因素的影响,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仅上升1.2%,比去年同期回落1.6个百分点,走势基本稳定。同时,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也由去年5月的5.9%回落至今年3月份的2.9%,生产资料价格总指数则连续4个月下降,今年初下降到1.5%。生产资料价格总指数是所有物价指数中最具先行意义的指标,这个指数的持续下降,也预示着消费价格走势趋于稳定。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06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3%。首季度的物价走势表明,全年预期目标是能够实现的。

 
 
 相关链接
· “两会”百姓话题:事业部门涨价请让百姓看明白
· 2005年长三角地区物价涨势平稳 主要呈现6大特点
· 2005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等物价涨幅全线回落
· 发展改革委要求做好两节期间稳定市场价格工作
· 统计局数据显示:11月我国物价涨幅继续明显回落
· 国家发展改革委在京召开全国物价局长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