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首届“中国保护知识产权成果展”谢幕。国家保知办独家披露十大展览案件详情。
4月16日--23日,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首届“中国保护知识产权成果展”吸引了来自各方的眼球,触动着每位观者的心弦。
成果展上,大量图片、实物和模型的背后,是一个个催人深省的典型个案--――
1.生产假冒2B铅笔案
案情:2004年2月至2005年5月,犯罪嫌疑人沈建韬伙同他人合谋,由沈建韬负责技术支持,并提供“中华”牌铅笔的商标钢印、假冒商标标识、假冒外包装箱等,犯罪嫌疑人许国龙等人负责提供用于生产的资金、场地、设备,生产假冒中国第一铅笔蚌埠有限公司“中华”牌铅笔。假冒铅笔制成后被销往山东临沂、浙江义乌、河北石家庄等地批发市场。期间共生产假冒“中华”牌铅笔1200万支,涉案金额达700余万元。
结局:2005年高考前夕,安徽蚌埠市公安机关破获沈建韬等人生产假冒“中华”2B铅笔案,抓获沈建韬等犯罪嫌疑人10名,捣毁制假工厂2处、仓库1处,查处制假生产线4条,缴获假冒“中华”铅笔300万支及大量假冒商标标识、包装等物。此案已移送蚌埠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2.假冒注册商标案
案情:自2004年12月起,李亚德(黎巴嫩籍)利用其作为芭蕾米拉公司董事及实际经营人之机,在未获注册商标所有权人许可的情况下,与该公司法定代表人哈立法合谋生产、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并聘用陈俊为公司的假冒行为提供技术指导和参与对部分假冒商品的配制。至2005年3月,该公司共计生产假冒“DOVE”、“NIVEA”等8种注册商标的化妆品,货值15.6万余美元。
结局:2005年12月,江苏省南通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对李亚德、陈俊假冒注册商标案进行了审理(哈立法另案处理)。法院以假冒注册商标罪判处李亚德有期徒刑4年,并处罚金50万元,附加驱逐出境,陈俊有期徒刑3年,并处罚金30万元。
3.非法出售盗版图书案
案情:2002年8月至2004年7月,由覃学臻负责组织货源、温剑嵘负责销售,以已经不存在的“千年书店”和虚构的“文化书店”名义,以秦小姐为联系人,使用“千年书店”及“秦菲”的银行账户,租用广西柳州市跃进路京都花苑及庆丰路三丰名园的房子,先后向贺州市人事局等区内外32家单位销售发行盗版图书,图书类型涉及《国家公务员初任培训读本》、《青少年法制教育读本》等人事、普法、行政培训图书共79种、120多万册,非法经营额达234.5万元,涉及被侵权的出版社达34家。
结局:2005年7月,广西柳州市柳北区检察机关对覃、温非法出售盗版图书案提起公诉,柳北区人民法院依法对此案进行了审理,并于11月17日对此案作出一审判决,以非法经营罪判处覃学臻有期徒刑8年,并处罚金60万元,判处温剑嵘有期徒刑5年,并处罚金50万元。
4.侵犯“碧浪”洗衣粉商标权案
案情:2005年5月19日,福建南安市月星科技化工有限公司向隶属于厦门海关的东渡海关申报出口洗衣粉至美国纽约。海关人员根据风险管理机制的运作要求对该批货物进行了开箱查验,初步认定该批货物是宝洁公司的产品。经查询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备案系统,发现该批货物的商标“ARIEL”(中文商标为“碧浪”)是宝洁公司向海关申请保护的商标。宝洁代理人对该批货物进行了现场取样鉴定,发现系假冒。
结局:宝洁公司在2005年5月27日向海关提出保护,东渡海关一举查获了出口至美国纽约港的2个集装箱、共计36吨假冒“碧浪”洗衣粉。通过深入调查,海关还发现了其他36吨未及出口的假冒“碧浪”洗衣粉。7月6日,东渡海关再次成功查获重庆市潮海商贸有限公司出口到纽约的3个集装箱、54吨假冒“碧浪”洗衣粉。海关连续查获3起侵犯美国宝洁公司“碧浪”商标权案,案值近40万元,有效打击了出口假冒伪劣产品的违法犯罪分子气焰。
5.“8·25”盗版音像制品案
案情:陈某、周某等人在杭州江干区采荷路芙蓉一区3幢、凯旋路花圃铁路新村10号、凯旋路247号华景新苑9幢和水湘村三堡十组42号长期非法从事盗版音像制品批发,扰乱市场。
结局:2005年8月25日,在浙江省文化厅指导下,杭州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部门与公安部门联合组成了执法大队,在上述地点捣毁了4个地下非法音像制品仓库,收缴CD、VCD、DVCD、录音带等各类盗版音像制品427718张。4名从事盗版音像制品批发的犯罪嫌疑人被当场抓获,切断了一条由省外通往杭州的特大盗版音像制品地下经销渠道。经法院一审,周某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罚款5万元,涉案其他犯罪嫌疑人也受到相应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