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我国版权保护工作力促社会主义文化科学事业繁荣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04月27日   来源:经济日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版权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初步建立了一套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要求,又符合国际规则的比较完整的现代版权保护制度,版权工作在国家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各级版权行政管理部门以保护民族创新精神和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为工作目标,始终把“加强社会监管、服务经济建设”作为版权保护工作的着力点和立足点,坚持一手抓规范市场秩序、打击侵权盗版,一手抓服务经济建设、促进产业发展,着力完善版权保护工作体制和机制,有力地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和科学事业的繁荣与发展。

    版权行政执法能力不断加强

    全国版权行政管理部门认真履行法定职责,在执法力量严重不足,版权执法工作面宽量大的矛盾形势下,克服各种困难,查办了大量的侵权盗版案件,一定程度上遏制了侵权盗版违法活动的猖獗势头,提升了版权行政执法机关的社会威信和影响力。

    2004年8月开展全国范围内的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以来,各级版权行政管理部门认真组织,积极行动,重拳出击,开展了一系列的专项行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特别是2005年第4季度开展的打击网络侵权盗版行为专项行动,集中查办网络侵权案件172件,关闭网站76家,没收服务器119台,行政罚款29家,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刑事犯罪案件18件。

    2001年新的著作权法修订实施以来,我国相应地修改完善了一系列配套的著作权法律法规。2004年12月,国务院颁布了《著作权集体管理条例》,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出台了《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5年5月,国家版权局会同信息产业部颁布了《互联网著作权保护办法》。根据国务院要求,有关部门加快了《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立法工作进度。

    各级版权行政管理部门利用多种形式开展了版权政策法规、执法工作、反盗维权、版权教育等方面的宣传工作。尤其每年一度的“保护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增强了广大群众保护版权,反对盗版的意识。

    逐步完善版权服务体系建设

    各级版权行政管理部门从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效率,执政为民的原则出发,不断推进版权社会服务体系建设。2005年以来,中国文联、中国作协、中国电影家协会等作者团体以及网络、软件等相关产业的行业协会相继成立版权维权组织,中国文字作品版权集体管理组织和中国音像制品版权集体管理机构也在筹建之中。目前,全国20多个省(区、市)及部分中心城市成立了版权协会,充分发挥了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

    从2004年起,国家版权局会同信息产业部等有关部门积极推进政府部门使用正版软件工作。全国省级人民政府软件正版化工作已于2004年底全部完成;截至2005年12月31日,地市级政府软件正版化工作也全部完成。

    近年来,国家版权局积极参加中美商贸联委会和中欧知识产权对话中的双边磋商与谈判。连续4年参加了世贸组织对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过渡性审议工作,积极稳妥地处理涉外版权问题。在参加新一轮制订国际知识产权规则的多边谈判和国际会议中,积极发挥作用,得到了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赞许和肯定。 (记者 邵红)

 
 
 相关链接
· 国务院将出台条例加强网络版权保护
· 中德签署关于加强保护知识产权合作的谅解备忘录
· 湖南省知识产权“十一五”规划确定7大重点工程
· 06年中国保护知识产权高层论坛举行 吴仪致贺信
· 全国各地举办世界知识产权日活动
· 国家知识产权局在北京举办“4·26开放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