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李盛霖部长出席了交通部专家委员会2006年年会并与委员们座谈。在认真听取委员们的意见和建议后,他指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交通又快又好发展,关键是要把创新摆在更加突出、更加关键的位置,找准突破口,建设创新型交通行业。冯正霖副部长主持了座谈会,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胡希捷,中国工程院院士梁应辰、沙庆林、郑皆连、谢世楞参加了座谈。
会上,委员们结合创新理论研究和交通发展实践,从政府管理部门以及设计、施工、科研等多层次、多角度,就如何建设创新型交通行业进行了热烈讨论。李盛霖在听取委员们发言后指出,交通行业专业性、技术性、政策性都很强,围绕交通重点工作献计献策是交通系统的优良传统。委员们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各自实践,围绕建设创新型行业,提出了很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思想性、针对性、时代性强,这对于推进交通又快又好发展将起到积极作用。
李盛霖说,多年来,经过几代交通人的艰苦创业,交通发展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就,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其中一个深刻的体会和基本的经验就是不断创新、持续创新,促进交通发展的根本动力也在于敢于创新、善于创新。
李盛霖指出,“十一五”是交通发展的新时期,交通发展的外部环境、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央的部署决策对交通行业提出了新要求,经济社会发展对交通提出了新需求,交通现代化发展趋势为我国交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审视和分析交通现状,公路水路交通发展必须按照中央的要求、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交通运输需求、适应“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树立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和发展理念,必须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交通所处的历史阶段,提高创新意识,激活创新机制,增强创新动力,提高创新水平,用新的思维、新的理念、新的机制、新的措施、新的手段和方法,推进创新型交通行业建设。
李盛霖要求,要找准建设创新型交通行业的突破口,在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方面重点突破。
一是科技创新,这是建设交通创新型行业的重要基础。要在体制机制上进行深入研究和改革,围绕产业技术升级和行业技术进步,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发挥政府服务功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体制机制;要针对交通建设、管理中的关键技术,开展联合攻关,资源共享,形成交通科技创新大联合、大协作的格局;要引进国外前沿技术和成熟的规范标准,消化吸收,为我所用;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交通科研成果;要落实和巩固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要大力培养高层次的创新人才。
二是管理创新,这是建设交通创新型行业的根本保障。要推进制度化建设,信息化建设,科学化、民主化建设。
三是体制机制创新,这是建设创新型行业的根本性措施。要认真研究分析阻滞和影响交通发展的体制性问题,用创新的思路和办法,破解发展中的难题,消除体制性障碍,增强发展活力和动力。
李盛霖强调,建设创新型交通行业既是一个目标,也是一个过程,要处理好五个关系,即继承和创新的关系;阶段创新和持续创新的关系;局部创新和整体创新的关系;科技创新与其他创新的关系;行业创新与开放创新的关系。
26日晚,历时3天的交通部专家委员会2006年年会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