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5月1日电(记者董峻)农业部新闻办公室有关负责人日前表示,在春耕备耕的关键时节,各地农业部门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据统计,一季度全国农业系统共立案查处假劣农资案件11424件,为农民挽回直接经济损失3.02亿元。
在这次专项治理行动中,各地坚持“标本兼治、着力治本、打防结合、综合治理”和属地化管理原则,重点围绕种子、农药、肥料等重点品种对各地的农资生产经营企业、农资批发市场和乡、村农资集散地开展拉网式检查。
这位负责人说,各地在依法加强饲料、兽药、农机和水产种苗等农资监管工作的同时,重点加强种子、农药和肥料的监管。建立健全农资质量监测制度,实行定期监测和动态监测相结合,并提升了预警防范能力。
各地农业部门对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危害大的案件,实行挂牌督办、跟踪问责;对蓄意制假售假、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案件,从严从重打击,涉嫌构成犯罪的,及时移送公安机关依法查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