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银行看好前景纷至沓来
上海外资银行营业性分支机构已达87家 金融生态环境全国第一
记者9日从上海银监局了解到,在沪外资银行未来三年在华发展规划表明,外资银行普遍看好中国市场,下一步机构网点和业务布局仍较为积极,预计上海外资银行数量增长的趋势还将继续。有关专家表示,这是上海优良的金融生态所产生的正效应,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最新公布的《中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研究报告显示,上海金融生态环境综合评价全国第一。
三年来,上海市外资银行机构数量增长较快。截至2006年3月末,上海有外资银行营业性分支机构87家(包括1家货币经纪公司和2家外资汽车金融公司),三年来净增机构25家,其中2005年新增营业性分支机构18家,目前还有4家外国银行分行和5家外资银行支行正在筹建。
上海外资银行各项业务也迅速增长。截至2006年3月末,上海外资银行资产总额超过500亿美元,占全国外资银行资产总额的55%,占上海市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的13%。三年来,上海市外资银行资产总额年均增长50%,各项贷款余额年均增长58.5%,存款余额年均增长60.4%。
在机构数量增加的同时,上海外资银行员工数量也保持较快增长。2005年末上海外资银行员工人数达5696人,当年新增1646人,比前两年新增员工数的总和还多出210人。外资银行从业人员基数的扩大,一方面满足了业务快速发展的要求,同时也为上海银行业培育了具有较高素质的金融人才,这将大大缓解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人才瓶颈”问题。
三年来上海外资银行管理功能集中趋势日渐清晰。截至2006年3月末,有27家外资银行主报告行设在上海,主报告行数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二,并表全国113家分行,并表资产占全国外资银行并表资产的80%以上。随着外资银行业务规模扩大,分支机构数量增加,其管理功能向主报告行集聚的趋势日益显著。上海聚集了4家外资银行总代表处,实际上相当于这四家跨国银行的中国区管理总部。
同时,金融市场的逐渐放开也为外资银行提供了更为广阔的产品创新空间。三年来,上海外资银行为满足客户日益高涨的资金管理和保值增值的需求,纷纷推出了各种类型的外汇结构性投资产品。外币理财品种已经从与汇率、利率挂钩,发展到与股票指数、商品指数、债券等多种市场标的挂钩,外币理财产品逐渐呈现多样性和异质性。中间业务类产品、个人金融类产品、网上业务产品等方面的创新也非常活跃。值得关注的是,外资银行主报告行在产品创新中的作用也逐步增强,主报告行集中汇集产品创新的需求、集中进行创新产品的申请和市场拓展,体现出外资银行集中管理的效应。(记者陈韶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