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改革 扩大民主 完善考察 优化结构
全国地方党委换届陆续展开
新华社北京5月14日电 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有关规定,今明两年,全国省、市、县、乡四级党委集中换届。这次地方党委换届,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进行的,是党的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搞好这次换届,直接关系到“十一五”规划的顺利实施,关系到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关系到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关系到党的事业的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党中央对此高度重视,最近专门作出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
这次全国地方党委换届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章为准则,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坚持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以提高素质、优化结构、理顺关系、完善制度为重点,积极推进党委领导班子配备改革,改进干部考察工作,进一步扩大党内民主,切实把那些政治坚定、能力突出、作风过硬、群众信任、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优秀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努力把各级党委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廉政、团结协调、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坚强领导集体,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与以往相比,这次地方党委换届有许多新的特点。
一是改革力度大。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精神,积极推进领导班子配备改革,进一步完善各级党委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按照“明确方向、积极稳妥、突出重点、分步到位”的原则,在精简领导班子职数、减少副书记职数、适当扩大党政领导成员交叉任职等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要适应党委领导班子配备改革的要求,积极探索党委新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党委常委会的集体领导作用,加强各级党委对经济社会重大事务的领导和协调,不断提高各级党委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二是省市县乡四级党委集中换届。中央调整了市县乡党委换届的时间,换届工作自下而上、上下联动进行,时间相对集中。
三是运用新的办法进行换届考察。科学地考核和评价干部,是选准用好干部的前提。这次地方党委换届,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干部考察工作,严把选人用人关。要把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际成效作为考核干部政绩的根本标准,作为评价干部的基本依据。要制定和运用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办法,坚持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的原则,通过民主推荐、民主测评、民意调查、实绩分析、个别谈话等方法和手段,突出综合考核评价,力求深入了解干部德才素质,全面、系统、客观、公正地考察干部。要注重考察干部的理想信念、政治立场、政治纪律和贯彻执行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情况,注重考察干部勤政廉政、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求真务实和心理素质等方面的情况,注重考察干部在关键时刻和涉及个人切身利益时的表现,注重考察干部践行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情况和在群众中的口碑。坚持用好的作风选人,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
四是要进一步扩大党内民主。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这次换届将以落实党员和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为重点,抓住提名、考察和选举等关键环节,积极探索发展党内民主的有效途径和办法,把扩大党内民主贯穿于换届的全过程。在提名环节,要改进和规范提名方式,严把提名关。在考察环节,要适当扩大考察谈话范围,既听取领导干部的意见,又听取一般干部和群众的意见;既听取单位内部的意见,又听取服务对象和相关单位的意见;既重视多数人的意见,又认真分析少数人甚至个别人的意见。实行考察预告,对拟提拔人选考察对象在一定范围内公示,适当扩大差额考察比例。在选举环节,要尊重代表的选择权,适当提高委员、候补委员候选人的差额比例,改进候选人介绍方式,要积极创造有利于选举人充分表达意愿的环境和条件。同时,要根据新时期党员队伍结构的变化,调整代表组成结构,适当增加工作、生产第一线的代表,适当扩大差额推荐和差额选举代表的比例,选好党代会代表。
要通过换届,选好干部、配强领导班子。一是选好配强党委领导班子成员。要高度重视党委主要领导的选配,优化班子的知识和专业结构,使班子分工合理、专业配套、优势互补,整体功能进一步增强。二是大力选拔优秀年轻干部。进一步解放思想,破除论资排辈、求全责备等陈旧观念,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力求把那些经得起考验、能够担当重任的优秀年轻干部选拔上来。三是积极推进干部交流。换届交流要通盘考虑、统筹安排,重点是主要领导干部、关键岗位干部、有培养前途的优秀年轻干部及因工作需要交流的干部。特别要围绕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进一步加大中央机关与地方之间,地方与地方之间、经济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的干部交流力度。通过这次换届,将进一步提高各级党委领导班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驾驭全局的能力、处理利益关系的能力和务实创新的能力。
这次地方党委集中换届任务重、要求高,各级党委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统筹安排,精心组织;组织部门要及早考虑,周密安排;有关方面要统一思想,齐心协力,确保换届工作顺利进行。要认真总结上次换届以来的工作,紧密结合当地实际,起草好党委工作报告,把党员、代表和干部、群众的思想统一起来,为党代会的圆满成功奠定基础。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妥善处理换届与保持正常工作秩序的关系,做到思想不散、秩序不乱、工作不断,确保实施“十一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要严肃组织人事工作纪律,采取坚决果断措施,坚决查处违反换届人事纪律的案件,坚决防止换届中的不正之风,确保形成风清气正的换届环境。
人民日报15日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
认真做好地方党委换届工作
今明两年,省、市、县、乡四级党委将集中进行换届,这是党的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中央高度重视,全党全社会广泛关注。各级党委及其组织部门一定要从事关全局、事关长远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搞好这次换届工作的重大意义,把换届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工作,确保换届工作圆满成功。
这次地方党委换届,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进行的。“十一五”时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的历史地位,我们既要充分利用重要战略机遇期的有利条件,实现“十一五”规划提出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和任务,又要正确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妥善处理国内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这一时期,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任务很重,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任务很重,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很重,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任务很重。面对这样一个重要历史时期,搞好这次换届工作,意义十分重大。地方党委是本地区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负有全面的领导责任,起着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重要作用。搞好这次换届,建设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各级地方党委领导班子,直接关系到“十一五”规划的顺利实施,关系到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关系到党的事业的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我们要通过换届,切实增强各级党委领导班子的综合素质,进一步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驾驭全局的能力、处理利益关系的能力和务实创新的能力;通过换届,进一步优化各级党委领导班子的知识结构、专业结构和年龄结构,使班子分工合理、专业配套、优势互补,进一步增强整体功能;通过换届,落实中央关于地方党委领导班子配备改革的目标,建立地方党委新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对本地区经济社会重大事务的领导和协调,更好地履行地方党委的职能。
做好这次地方党委换届工作,关键是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党章为准则,全面贯彻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全面贯彻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切实把那些政治坚定、能力突出、作风过硬、群众信任、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优秀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努力把地方各级党委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廉政、团结协调、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坚强领导集体。为此,必须着力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严把思想政治素质关。全面衡量干部的能力、作风和道德品行,既看干部在理想信念、政治立场、政治纪律和贯彻执行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等方面的情况,又看干部在关键时刻和涉及个人切身利益时的具体表现,既重能力又重德行,既重政绩又重政德,特别是要重视在群众中的口碑。二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要求考核、选拔干部。要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从政绩看德才,凭德才用干部,把能否坚持科学发展,创造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检验的政绩作为选拔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做到既看经济建设的情况,又看社会发展的情况;既看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又看干部在这个过程中的主观努力;既看干部的“显绩”,又看干部的“潜绩”;既看领导班子集体的作用,又看班子成员个人的贡献。三是要选好配强党委主要领导。注重选拔政治上强,民主作风好,领导经验丰富,能够驾驭全局,清正廉洁的优秀干部担任党委主要领导。四是要切实增强班子的整体功能。根据实现“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需要,适应常委分工负责的要求,切实提高常委的综合素质和领导水平;进一步改善班子的知识和专业结构,不仅要选拔熟悉党务、意识形态、纪检、政法等工作的干部,而且要充实熟悉经济社会管理和政府工作的干部,使各级党委更好地履行职责。
这次地方党委集中换届,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各级党委一定要高度重视,把换届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统筹安排,精心组织,确保换届工作的顺利进行。组织部门要充分发挥好参谋助手作用,认真负责地做好各项具体工作。要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优势,有针对性地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教育各级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讲党性、顾大局、守纪律,正确对待个人的进退留转,自觉服从组织安排。要严肃组织人事纪律,坚决防止和严肃查处“买官卖官”、“跑官要官”、拉票贿选等问题,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换届环境。要处理好换届与保持正常工作秩序的关系,做到在整个换届过程中思想不散、秩序不乱、工作不断,通过换届凝聚人心、增进团结、振奋精神,促进各项改革和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