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5月16日举行了声势浩大的跨区机收出征仪式,几百台联合收割机将浩浩荡荡奔赴河南、江苏等小麦主产区,这预示着今年全国“三夏”小麦机收大会战即将拉开帷幕。
据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副司长刘恒新介绍,夏收小麦是全年粮食生产的第一仗,夏粮收获的成败,对于夺取全年粮食丰产丰收至关重要。预计“三夏”期间,全国投入小麦收获的联合收割机38万台,将有7000个作业队、23万台机具开展跨区作业,其中跨省作业的13万台。联合收割机的增加,能够进一步满足广大农民对机收的需求,提高小麦机收水平。预计今年全国小麦机收水平将会达到80%以上。
今年全国“三夏”小麦跨区机收呈现五个特点:
首先,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粮食生产,春季粮食生产形势喜人。中央今年再次下发了一号文件,紧紧围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作出了具体部署,出台了多项新的政策。国务院在3月份首次召开了带有现场会性质的全国春耕生产电视电话会议,全面部署了春季农业生产各项工作。农业部派出17个督导组检查督导各地落实一号文件情况,扎实推进了春季粮食生产工作的开展。
其次,夏粮面积稳中有增,劳动力转移加快,小麦机收需求大。据统计,2006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预计为1.05亿公顷,比上年增加0.7%,全国夏粮面积增加1.4%。目前大部分地区小麦长势良好,如果后期不出现大的灾害,夏粮有望继续获得较好收成。同时,因近年来农民进城务工和在乡镇企业就业的数量激增,且以青壮年劳动力为主。
在夏粮面积、产量增加和劳动力转移加快的双重作用下,今年“三夏”收获小麦对农机的需求充足,十分有利于组织开展跨区机收工作。
第三,全国联合收割机增长强劲,作业机具准备充分。去年末,全国联合收割机保有量达到47.7万台,新增7万台。今年一季度联合收割机继续保持上年的旺销势头,销量5.3万台,同比增长48.5%。
第四,气象形势不容乐观,夏粮抢收任务仍十分艰巨。据气象预测,5月份全国大部分地区降水仍将偏少,北方大部和西南南部旱情可能持续,对小麦灌浆成熟十分不利,预计小麦开镰时间将在5月25日左右。6月份麦收区天气依然保持干旱少雨,但局部地区时有雷雨大风等灾害天气,对小麦的收获和晾晒产生不利影响。
第五,价格偏高,供应偏紧。目前柴油的市场价格已涨至每吨5321元,比去年同期上涨19.8%,价格在高位运行。另一方面,供应偏紧,部分地区出现限量供油等情况。如果不及时加以解决,将会制约机械作业效率的发挥,影响“三夏”麦收的顺利进行。(记者 李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