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汽车消费税调整满月 大排量轿车进口量不降反升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05月18日   来源:经济日报

    记者从我国汽车进口主要口岸天津海关了解到,今年1—4月份天津口岸进口小汽车2.6万辆,价值8.1亿美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8倍和2倍。4月当月天津口岸进口小汽车7185辆,增长1倍。其中,7成以上为排气量在2.5升以上的小汽车,进口5338辆,增长84.1%,比3月多进口245辆。

    图上海市一处进口汽车销售厅(4月5日拍摄)。随着4月1日起执行消费税新政策,在上海进口轿车市场上,宝马品牌提价销售。新华社记者 陈飞摄

    从4月1日起,我国对现行汽车消费税进行了调整。排量在2.5升以上的小汽车,消费税率由5%—8%调整为12%—20%。天津海关有关人士分析认为,新消费税实施首月大排量汽车进口不降反升主要有三大原因:

    一是消费税调整事发突然,效应显现滞后。汽车进口的订货周期一般为4个月到半年,部分大型汽车进口商手中握着的已经是今年全年的订单,不管消费税如何调整,年初所订的汽车已陆续到港,风险只能由企业自行承担。随着7、8月份新一轮订单周期的开始,新消费税实施的效应将会逐渐显现。

    二是关税下调及人民币升值因素部分缓解消费税调整带来的影响。以排气量为3.0升、进口价格为6万美元的汽车为例,在同等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按目前关税税率(28%)和汇率计算,要比去年12月进口成本降低至少2.2万元,部分缓解了消费税率上调带来的影响。

    三是国内市场对大排量小轿车和越野车的需求不减,消费税抑制作用不明显。进口大排量车多是豪华商务用车,这一市场不会因消费税率的提高而萎缩。

    海关分析人士指出,当前我国汽车进口存在的两个问题值得关注:

    《品牌销售管理办法》将于明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该《办法》要求各进口车品牌在我国选定一家总代理商,其他经销商必须取得总代理商的授权才能从事进口车经销,这对在各个港口做批发生意的进口车经销商影响最大。目前经销商是直接向国外贸易商下订单,而按照《办法》规定,经销商必须向代理品牌的总经销商订货,交纳一定比例的定金,然后由总代理商向厂商下订单。

    国产车替代因素进一步加强,进口车步入“薄利”时代。在中、低档轿车领域,国产车型多,价格具有明显优势,国产车已经对进口车产生了明显的替代作用。随着替代作用的加剧,以前一些没有特点的中档车型将逐步退出进口行列,进口车市场的空间将被大大压缩,进口车开始进入微利和风险时期。(记者 李争平)

 
 
 相关链接
· 财政部商务部公告老旧汽车报废更新补贴资金事宜
· 一季度汽车行业运行态势良好 整体盈利水平提高
· 质检总局着手建立国外汽车产品准入制度信息库
· 上海市公布新能源汽车推进项目指南加速研发生产
· 吉林出台政策鼓励域外资本进入汽车零部件产业
· 今年一季度我国汽车整车出口数量同比增长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