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5月20日电(记者邱红杰)中国科学院和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共同倡议实施的“科技助残行动计划”20日在人民大会堂正式签署协议,标志着这一造福残疾人的大型助残行动正式启动。
据介绍,“科技助残行动计划”为期10年,计划在国家残疾人事业两个五年发展规划(十一五、十二五)期间,以帮助残疾人解决迫切需求为目标,通过技术集成和科技创新,确定一批重点科技产品,直接服务于残疾人,实现科技成果为残疾人所用。
中科院副院长曹健林说,这项计划是切实将残疾人事业发展融入建设新型创新型国家大局,实现科技成果与民同享的一个重大举措。中科院将和中国残联密切合作,积极开发适用于残疾人的科技产品,并在技术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等方面提供保障,确保行动计划顺利实施。
中科院将根据残疾人的具体需求,选择若干项目和方向开展攻关,第一批将启动“聋儿语音学习及其矫治软件的开发”“GPS、超声组合式便携导盲系统”“喷点盲文印刷系统”“人工耳蜗技术国产化开发”等10余个项目。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科院院长路甬祥和中国残联主席邓朴方在“科技助残行动计划”框架协议上签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