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贠小苏:8项措施推进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建设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05月22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福州5月22日电(记者 沈汝发)22日,国土资源部副部长贠小苏在福建省泉州市举行的全国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现场会上的书面发言中提出,国土部门要扎实推进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建设。

    贠小苏提出,采取以下8项措施以扎实推进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建设:

    ——国土部门要建立完善的防灾领导负责制,落实群测群防工作责任。推进地质灾害易发区的地方政府成立负责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的领导机构,将各处滑坡、泥石流、崩塌隐患点的防灾责任落实到单位和责任人。

    ——开展地质灾害普查,查清灾点。要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规定的地质灾害调查制度,组织开展调查,查清地质灾害的分布发育状况,尽快在全国地质灾害易发区建立完善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有针对性地开展地质灾害预报预警工作。

    ——编制预案,明确群测群防工作程序。国土部门要编制本辖区内包含明确的群测群防工作内容和程序的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并组织实施。同时加大宣传,提高群众对应急预案的认知度,开展预案演练,确保预案具有可操作性。

    ——建立应急抢救队伍,加大群测群防工作力度。全国地质灾害多发区的县(市),应尽可能建立县、乡、村三级群测群防应急抢救队伍,确保群众性的应急抢救工作顺利进行。

    ——加强监测,推进群测群防工作到位。各级国土部门要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专业人员,充分发动基层组织,对本辖区的地质灾害进行调查巡查,促进县乡村三级群测群防监测网络的建立。

    ——有效传递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信息。要充分利用国内现有的通讯设施及时、快速地传递信息。除电视台、网络外,可以利用手机群发防灾信息,提高群测群防的工作效率。

    ——开展群众性的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培训,提高防治地质灾害能力。加强培训,使干部群众普遍知道灾害前兆、监测方法、报警方式、躲避路线等知识,促进群测群防体系的有效运行。

    ——推进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的科技创新,增加群测群防的科技含量。充分利用高科技,发挥科技人员作用,研制关于监测预警、灾情速报、信息发布、抢险救灾的先进管理工作软件和先进仪器设备,提高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的工作水平。

    据贠小苏透露,今年我国西南地区、华南大部、华北南部、内蒙古中西部、新疆西北部,尤其是东南沿海地区,受台风、强降雨影响,地质灾害可能有频发的态势,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形势十分严峻。(完)

 
 
 相关链接
· 国土资源部通知:防御第1号台风引发地质灾害
· 国土资源部副部长强调全面提高地质灾害防治水平
· 国土资源部要求沿海地区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 国土资源部关于做好06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通知
· 国土资源部要求加强山区丘陵区地质灾害普查工作
· 今年我国成功预报突发性地质灾害483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