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5月23日电(记者 牛爱民 周玥) 随着北京市社区数量的增加和人员构成的复杂化,对社区安全防范措施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为此,北京市公安机关近日推出了分类管理、一区两警、案件回访等多项社区安全服务新举措。
北京市公安局人口处副处长刘涛23日介绍,北京市公安机关根据目前社区基础设施、治安状况和发展程度等不同情况,将全市3123个社区分为指导型、组织型、联动型三类。。
刘涛说,北京市公安机关在易发案社区和奥运场馆周边专门配置了一区两警。目前,全市382个易发案社区已全部落实了一区两警,警力由原来的418人增加到809人。在2006年底前,北京市将完成奥运场馆和设施周边200米内的200余个社区的警力配置工作。据统计,今年一季度北京市易发案社区共发生入室盗窃案件比去年同期下降11.6%;发生盗窃机动车案件比去年同期下降20.6%。
北京市公安机关还推出案件回访制度。派出所对所辖社区内未侦破的盗窃、抢劫等案件,要求在案发后的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分别对事主进行回访,了解案件最新线索,通报案件侦破的进展情况,征求事主的意见及建议。
除此之外,北京的社区民警可以通过网上点名报到,接受派出所及有关部门主管领导的工作安排,改变了以往因参加早点名和工作布置会议,而造成办事群众等待时间较长的状况。按每天平均节省半小时计算,1年中社区民警可多下社区100多个小时,不但提高了群众见警率,而且减少了群众在派出所的等候时间。
同时,北京市公安机关要求各派出所,每月初要在社区警务工作站的警情通报栏内张贴警情通报,每个社区要配有电子警情公示栏,公示内容包括社区一个月来的发案类别、时间段、主要部位和作案手段,提出可行性的防范措施,提示社区居民做好防范工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