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安徽力推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探索服务"三农"新途径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05月29日   来源:人民日报

    听说毗邻的长丰县有家投资1.8亿元的乳业加工厂6月投产,合肥市包河区大圩乡奶牛养殖大户汪寒强,有了再买十多头奶牛的打算。这个想法得到乡信用联社的支持,只用了3天时间,他就贷到了10万元,日前买回15头黑白间花的优质奶牛。安徽省眼下正在全力推进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为越来越多的农民带来了便利。汪寒强说,如今不用再为贷款难发愁了。

    安徽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任海深介绍说,安徽是农村存款大省,也是农村经济发展薄弱的省份。一方面银行里有钱,一方面发展又缺钱,原因之一就在于农村金融体系老化,投融资乏力。为使农村金融“活水”来,2004年底,全省83家县农村信用联社共同出资,组建了安徽省农村信用社联社,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入手,加强农村经济发展支撑体系建设。

    安徽省农村信用社联社一改传统的合作制,以股份合作制为主要模式,加强产权制度和组织形式改革。以县(市)为单位实行统一法人,是安徽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的主要组织形式。目前,全省已有40多家统一法人联社开业。同时,积极组建农村银行类机构,马鞍山市农村合作银行于去年底挂牌成立,合肥市区、芜湖市郊农村合作银行已完成组建。安徽还将选择第二批条件成熟的县联社组建农合行。

    安徽强化信贷经营管理,全面开展农户信用等级评定,发放贷款证,简化贷款程序。各地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积极探索服务“三农”的新途径。绩溪县联社在适宜大面积种植山核桃的荆州乡开展“户户联保”,提高农民融资能力。去年选择5个联保小组20户,发放贷款50万元,当年全部收回,农民和信用社实现双赢。今年扩大到10个联保小组30户,发放贷款78万元。五河县联社为农民开设“绿色通道”,贷户凭相关证件,可在营业柜台直接办理存单质押贷款、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

    省联社理事长张良庆介绍,通过改革,全省75个县联社的服务效率和效益明显提高:去年服务农户600多万,到年底农业贷款余额402亿元,比年初增加60多亿元;全省农村信用社1190个独立法人机构中,有1053个实现盈余。今年截至4月底,农业贷款余额又有大幅增长,其中农户贷款达449亿元,比年初增加46亿元。(记者 刘杰)

 
 
 相关链接
· 安徽组织800名建筑设计师为农民设计新农村住宅
· 安徽新农村建设突出发展农村生产力五大工作重点
· 安徽关于贯彻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
· 安徽召开新农村建设“千村百镇”示范工程工作会
· 安徽坚持推进医疗服务体制改革 解决群众看病难
· 安徽出台明年农村工作目标 确保农民人均增收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