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灾民在1935年武汉洪灾中泅渡(资料照片)。1935年7月初,长江上游连降暴雨,致使湖北省武汉市汉阳的三合里、月湖等处堤坝决口,有十多万人葬身洪水之中。 三峡工程最重要的功能就是防洪。等蓄水至175米,三峡水库的防洪库容将达到221.5亿立方米,相当于4个荆江分洪区的可蓄洪水量。遇特大洪水,调节三峡库容能有效调控洪水,保护长江中下游至少1500万人口和150万公顷耕地。据史料记载,自汉朝到清朝的2100年间,长江洪水平均不到十年就有一次大的泛滥。解除长江洪患,是中下游人民世世代代的梦想。 经三峡水库调蓄,可使荆江段防洪标准由现在的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遇千年一遇的特大洪水,可防止毁灭性灾害,并减轻洪灾损失和对武汉市的威胁,为洞庭湖区的治理创造条件。专家估计,三峡工程每年防洪的直接经济效益将达到22亿元至25亿元。 新华社记者摄

2005年8月31日,江水通过三峡泄洪大坝奔涌而去。 6月6日,三峡三期上游围堰爆破拆除,为今年三峡蓄水至156米的防洪目标奠定了基础,三峡工程开始发挥防洪功能。 新华社记者摄

这是1935年被洪水淹泡的武汉市商业区(资料照片)。1935年7月初,长江上游连降暴雨,致使湖北省武汉市汉阳的三合里、月湖等处堤坝决口,有十多万人葬身洪水之中。此次长江特大水灾造成长江沿线各省上亿亩农田被淹,数千万人无家可归,经济损失极其惨重。 新华社记者摄

1991年五六月开始,长江流域、淮河流域等地连降暴雨,先后有18个省、市发生洪涝灾害。至少有1270人在水灾中丧生,近200万人无家可归。这是江苏省江宁县大片农田被洪水吞噬(资料照片)。 新华社记者摄

1991年五六月开始,长江流域、淮河流域等地连降暴雨,先后有18个省、市发生洪涝灾害。至少有1270人在水灾中丧生,近200万人无家可归。这是安徽省合肥市郊区义城镇的灾民在齐腰深的洪水中抢运家中物品(资料照片)。 新华社记者摄

1996年7月中旬开始的连日降雨及长江洪水倒灌,导致江西鄱阳湖水位上涨。到7月23日,江西星子县水位已超过警戒线2.11米,全县71个村被淹,受灾农作物面积达10万余亩。这是人们在星子县浆潭联圩西堵口加固圩堤(资料照片)。 新华社记者摄

1998年8月13日,长江第五次洪峰通过荆江段时,长时间经受高水位浸泡的大堤不断出现险情。坚守在荆江大堤石首段的解放军某部共产党员突击队50名官兵手挽手,跳入湍急的洪水加固堤坝(资料照片)。 新华社记者摄

1998年8月9日,参加长江抗洪抢险的武警官兵在江西省九江城西开发区,开着冲锋舟转移被洪水围困的群众(资料照片)。 新华社记者摄

6月6日,三峡三期上游围堰爆破拆除,为今年三峡蓄水至156米的防洪目标奠定了基础,三峡工程开始发挥防洪功能。 新华社记者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