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临近 市民诉说心声当好东道主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06月10日   来源:解放日报

    上海合作组织峰会日益临近,申城市民积极行动起来,从自己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展现“可爱上海人”的文明形象。9日,记者走访了部分市民,听他们诉说当好东道主的心声。 

    浦东陆家嘴环岛花坛撩开面纱,花坛中心是象征世界和平的绿色地球仪造型景观,四面都有“ WEICOME”(欢迎)字样。记者 张春海摄

    从我做起,擦亮文明“窗口”

    【讲述人】上海大众出租十分公司“五星级驾驶员”顾鑫时

    我开了 12年出租车,曾为许多重要活动服务过。这回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在上海召开,尽管没有接到指定任务,可我自己还是把它当作一次考验,出租车是城市文明的“窗口”,保持窗口亮丽迎接外宾,我责无旁贷!

    穿上工作服、摆正“党员班组”身份牌,发动汽车的那一刻,我对自己说:“虽然不知道下一位客人是谁,但我会做好准备提供优质服务!”我的车里备着雨伞,下雨天遇上没带伞的客人,我会下车把他们送到室内;副驾驶座车门旁常备纸巾和塑料袋,方便乘客的同时提醒他们别向窗外扔垃圾。

    英语是我们老司机的“软肋”,眼看峰会越来越近,这几天,我操练了好几句外语,比如“ Go od mornin g (早上好 )”“ Welc om eto Shanghai (欢迎你来上海 )”“ It’ syou rchange (您的找钱 )”。最近出车时,我有空就转到英语广播台,耳濡目染下也有好处嘛!

    学以致用,“啄”出外文错字

    【讲述人】上海外国语大学“啄木鸟”公益社团社员张佳妮

    因为所学专业的缘故,平日里经常会与一些外国友人打交道,经常听他们提起,“上海硬件相当不错,但在一些细小方面,如公共场合的外文标志等还存在欠缺,需要改进。”

    峰会召开在即,全世界都将聚焦上海。作为大学生,我们选择了美化上海外语环境这一切入点,寻找身边的问题外语并予以纠正,让来沪的外国友人出行不再“云里雾里”。

    目前我们的足迹已涉及上海博物馆、上海城市规划馆、上海美术馆、徐家汇、外滩、城隍庙、南京路等公共场所。在老城隍庙小吃广场的店家门口,我们看到大堂菜单上的“夏威夷”( Hawaii)被译成“ SUMMERWEIYI”;“蟹粉”被翻译成“ CrabPink”。发现错误用语后,我们会及时整理汇总,向有关单位和部门反映。

    这些日子以来,我们“啄木鸟”社员们已养成了随时观察周围标志用语的习惯。外文标志乍看不起眼,但细节更能体现城市形象,我们希望通过努力,让上海的“大处”与“小处”都能臻于完美。

    关键时刻,个人让位大局

    【讲述人】三菱东京日联银行职员董晨悦

    峰会在上海举行,是每一个上海市民的骄傲。五天假期,银行照常营业,我们要面对峰会期间可能出现的交通管制给上下班造成的困难。但仔细想想,峰会举世瞩目,相比个人得失,孰轻孰重,一目了然。

    对于出行难题,我早有打算,提早出门避免迟到,万一遇上交通管制,也要积极配合,宁可多走一些路,就当锻炼身体。遇上各类情况,积极配合工作人员,全力支持,保证峰会圆满完成。

    此外,峰会期间,我们的一举一动将直接呈现在外宾面前,遇上外宾要礼貌招呼、热情谦让;行路、乘车要文明,以良好的公共文明素养展示上海文明形象。

    发挥余热,让“门面”更洁净

    【讲述人】梅园新村街道精神文明巡访队队员白志良

    别看我头发都白了,可我身体特别好,目前还在社区身兼数职发挥余热。这次迎接峰会,作为街道精神文明巡访队队员,我当然义不容辞,得为上海作点贡献。

    最近,街道为我们巡访队员划分“包干区”,我主动请缨“包干”浦东大道浦三路口至张杨路口这一带,隔三差五在包干区来回巡视,单程步行差不多 30分钟。一次,经过一个政府机关楼下,发现窗户底下的地上满是烟蒂,一数,整整 85个。我立即找上门,向这家单位领导反映了问题,还拿出“精神文明检查证”亮身份,对方领导很重视,马上派人清扫。第二天,这种情况马上消失了。

    除此之外,我还负责我们街道崂一、崂二、崂三等 3个小区的文明情况,最近天气热了,少数居民在电线上乱晾晒衣服,傍晚遛狗时不牵绳子,我都一一向居民提出。别看这些都是小事情,却恰恰反映出我们普通老百姓的文明素质。

 
 
 相关链接
· 上海合作组织峰会通信保障集中演练取得圆满成功
· 全国气象部门通力合作保障上海合作组织峰会
· 上合组织秘书长:上合组织峰会将成为标志性盛会
· 上海合作组织峰会青年志愿者举行上岗仪式
· 上合组织秘书长张德广就本届峰会主题等答记者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