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保护2005至2020年总体规划出台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06月13日   来源:人民日报

  历经两年时间,经过多次论证,《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保护总体规划》日前获得国家文物局批准。这部规划是该遗址有史以来第一部保护性法规,规划的时间从2005年至2020年。有了规划后,周口店遗址的保护范围将由0.24平方公里扩大到4.8平方公里,重点保护区面积增加近七成;保护范围内现有超过6米高的建筑将被逐步拆除,今后新建建筑不得超过6米;周口店遗址博物馆将迁出保护区重建。

  据了解,为了更好地保护遗址各化石地点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及周边环境的现状,减缓遗址受自然力和人为破坏的速度,2003年底,周口店遗址管理处委托中国文物研究所、北京市建筑工程学院城市研究所开始着手编制周口店遗址保护规划。

  根据规划,周口店遗址的保护范围大大增加,由目前重点保护区的0.24平方公里扩大到4.8平方公里,其中包括重点保护区0.4平方公里和一般保护区4.4平方公里,此外还有8.88平方公里的建设控制地带。现有的遗址点中,只有龙骨山的遗址地点由遗址管理处管理,其他遗址化石点皆不在管辖范围内,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保护范围扩大后,基本囊括除了田园洞外的周口店地区的所有化石点。

  建筑控制地带内将不得出现带有污染的企业,如水泥厂、矿山企业、化工厂等。遗址周围将设立保护界桩,起到永久保护遗址的作用。目前4.8平方公里的保护区内有大量的居民住宅、工矿企业、建筑物,遗址附近铁路运输也对遗址造成了严重破坏性影响,根据保护规划,将对保护区内现有建筑、村镇居民点、工业厂矿、堆场、仓储等进行撤除,加大遗址周边环境整治力度。

  目前的遗址博物馆位于龙骨山遗址片北面台地,在重点保护区,用地局促,且离遗址地点本体较近,建筑体量过大,展示设施陈旧,破坏了遗址区域的环境和景观,不利于遗址的保护。随着考古发现不断扩大,馆藏越来越多,旧馆亟待更新。根据规划,遗址博物馆将和现在的办公区用房等建筑一道被拆除。新馆将建在建设控制地带内,面积将是现在的9至10倍,包括固定展览区、临时展览区、科普活动区、研究中心、资料文献中心、标本库房等,力争在2008年奥运会前开放。(记者 刘琼)

  周口店遗址(延伸阅读)

  北京周口店遗址自1927年发掘以来,共发现27个具有科研价值的化石地点,出土了近200件人类化石(代表40个猿人个体)、数万件石器和多处灰烬层及近百种动物化石,是世界上同时期遗址中材料最丰富、最系统和最具有学术价值的遗址之一。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中国首批“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2年北京市和中科院签署了市院共建周口店遗址协议后,成立了“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管理协调委员会”,组建了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管理处和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周口店古人类学研究中心。

 
 
 相关链接
· 文物局局长: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建设的四大矛盾
· 国家文物局局长就“国保”翻番问题接受记者采访
· 陕西对分管文物工作的领导进行文化遗产保护培训
· 世界文化遗产——周口店“北京人”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