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中央财政支持推广燃料乙醇 玉米变能源农民增收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06月16日   来源:人民日报

  本报北京6月15日讯 报道:6月12日,河南省武陟县下了一场透雨。圪垱乡农民石林家的4亩农田收完小麦后,又早早种上了玉米。望着地里绿油油的小苗,石林脸上乐开了花:“俺家去年收了4000多斤玉米,今年春天按每斤6角5分的价钱卖掉,挣了2700多元钱。有了玉米变燃料这事儿,现在种玉米真不亏!”

  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将玉米深加工,提取成燃料乙醇,增加了玉米消费,拉动了玉米价格上涨。今年,河南、东北地区玉米价格每斤0.65元平均比去年高出5—6分钱。

  按3.3吨玉米生产1吨乙醇算目前,中央财政支持的4家乙醇燃料定点企业年生产能力达到102万吨一年转化玉米330多万吨。

  财政部副部长朱志刚日前透露,近年来,中央财政积极支持燃料乙醇的试点及推广工作,主要措施包括:投入国债资金4.8亿元,用于河南、安徽、吉林三省燃料乙醇企业建设;实施税收优惠政策,对国家批准的四家试点单位,免征燃料乙醇5%的消费税;自2002年试点以来,4家燃料乙醇定点生产企业共减免两税1.9亿元;中央财政共拨付亏损补贴20亿元,有力地保障了燃料乙醇试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

  目前,4家定点企业生产的乙醇燃料已在9省推广,按国家标准8%—12%的添加比例,车用燃料乙醇汽油销量达到1000万吨左右,占全国汽油消费量的20%左右。与使用普通汽油相比,使用车用乙醇汽油后,一氧化碳的排放可降低7%,碳氢化合物可降低48%。

  朱志刚分析指出,生物质能源产业提供了消化农产品的新途径,有利于稳定并提升农产品价格,开辟了农民增收的新渠道。(记者 李丽辉)

  新闻链接:哪些作物可转化为能源

  在我国,可作为发展生物质能源的农林作物有4类:

  一是玉米等粮食类作物,容易利用。在不影响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可适度发展。

  二是非粮农作物,包括木薯、甜高粱、油菜等。基本不与粮争地,如木薯、甜高粱抗旱涝、耐贫瘠、耐盐碱。

  三是木本油料植物。国家林业局统计,我国有30多种植物种子含油率40%以上、可规模化培育,如麻风树、油桐等。

  四是秸秆、农林废弃物。资源量极为丰富,高达15亿吨,可生产液体燃料3.75亿吨。

 
 
 相关链接
· 河南省用秸秆生产乙醇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 财政部副部长就清洁能源与发展投资框架等发言
· 贵州利用有害生物生产沼气 清洁能源保护环境
· 河北省6城市汽车年底前全部使用乙醇汽油
· 山西省与中科院共同举办“清洁能源新技术”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