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乌鲁木齐6月26日电(熊聪茹、董玉平)在曾经连通了亚欧古代文明的丝绸之路上,一条数千公里的送电通道正从我国最西缘的新疆伊犁向甘肃兰州延伸。这条通道的建成将促进国内能源产区和消费市场的有效对接,丝绸之路正在成为我国“西电东送”北通道。
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刘振亚近日在新疆表示,今后5年内,国家电网公司将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积极协作,建设连通伊犁-准东-乌鲁木齐-哈密-兰州的750千伏输电线路,从而通过大功率送电通道将伊犁火电基地、准东火电基地、哈密火电基地、河西走廊和兰州连接起来。新疆与西北电网750千伏联网工程的最终竣工,标志着我国“西电东送”北通道初步形成,新疆丰富的电力实现规模外输。
刘振亚说,国家电网公司将首先建设哈密-永登两回750千伏输变电工程,其中嘉峪关和张掖分别建成一个750千伏变电站,输电能力为300万千瓦。2010年,哈密-荆州(华中)的800千伏级直流输变电工程也将启动,输电能力为600万千瓦。
我国能源呈“西多东少、北丰南贫”特点,能源需经3000多公里长途运输才能从产区抵达用能中心,因此将常规能源转化成电力传输是我国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途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经贸委主任王永明说,5年后数千公里的电线将把约50亿千瓦时的电力送到东南地区。
2004年以来,在国家政策和大量资金的推动下,新疆煤炭开发和煤电基地建设不断提速,神华集团、新汶矿业、山东鲁能、徐矿集团等十几家国内大型煤炭企业纷纷抢滩新疆,规划资金已逾千亿元。自治区政府主席司马义·铁力瓦尔地说,加快电力能源项目和电网建设,不仅对新疆优势资源转换和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至关重要,而且对于将能源以电力形式大规模集中东送具有深远意义。
丝绸之路上悠悠驼队运载的是被视为珍宝的丝绸,如今这条陆路通道上大功率输电线路传递的是日益宝贵的电力,古老的丝绸之路正在续写新的历史。(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