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至29日,第二届桂台经贸合作交流会在南宁隆重举行。由于台湾经济正处于新的转型期,产业结构正在进一步优化升级,产业转移的步伐也在加快。台湾在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方面的优势,与广西的区位、劳动力、电力和土地资源优势相结合,催生了农业、旅游、电子信息、商贸物流、重化工业、生物制药等领域的合作新热点。
推动商贸物流合作
广西区党委书记刘奇葆说,广西已确立了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区域性物流中心的目标,十分愿意与台湾携手合作。希望台湾物流企业能发挥在技术、资金、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在广西沿海、沿边、沿交通干线及重大工业基地投资建设物流园区,共同开发面向全国和东盟的物流市场。
台湾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董事长萧万长认为,广西地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中心,位于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和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是中国与东盟开展经贸活动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十一五”期间,广西将投资900多亿元,加强交通设施建设,这十分有利于发展现代物流业。因此,台商在广西投资发展现代物流业,将大有可为。
广西独特的区位优势,吸引了台商的目光。在本次交流会上,桂台双方签订的物流、酒店等项目就有25个,总投资达8.48亿美元。
电子信息将成新亮点
台湾电子信息产业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广西电子信息产业虽然现在规模不大,但拥有人才优势和立足大陆、面向东盟的市场优势。桂台两地在电子信息产业的科技研发、人力资源、成果转化和市场拓展方面,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与巨大的合作潜力。
广西区党委书记刘奇葆希望更多的台湾电子信息企业转移到广西来,并以东南亚国家为重点,联手开拓东盟市场。他表示,广西将提供一切便利,以促进双方的合作。
台湾新党主席郁慕明说,随着大陆东部沿海的投资成本上升,东部台资西移已经成为趋势,广西应积极承接台资西移。现在,不少具有长远战略眼光的台资高科技企业已把注意力投向广西。因此,广西与台湾开展电子信息产业方面的合作,对广西现有的产业资源进行整合,将十分有利于桂台两地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
农业将成为两岸合作的“样板田”
广西是农业大省,亚热带经济作物种植、水牛饲养、水产养殖等特色农业初具规模。而台湾的气候、纬度、土壤与广西相似,台湾农产品适宜在广西生长。今年4月,国务院批准在玉林市设立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后,广西以此为契机,认真学习借鉴台湾在发展农业方面的成功经验,重点推动农业合作园区建设,并引入推广台湾的技术和管理,在亚热带果蔬产品深加工、蔗糖良种培育和蔗糖深加工、农业生物技术开发等重点优势产业方面开展合作,共同加快推进玉林试验区和南宁国际农产品物流中心建设。
作为来自试验区的代表,玉林市市长金湘军说,引入台湾的经验,将广西作为两岸农业合作的“样板田”,进而在桂台之间建立生产、包装、加工和行销的农业产业链条,有利于推进桂台农业共同市场的建立。广西区农业厅副厅长韦吉田则说,桂台双方应通过示范区的建设,将大陆的农业资源、劳动力、科研成果与台湾的资金、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
目前,台商已在玉林投资20多个项目,20.4亿多元的总投资中有一大部分投向了农业。在本次交流会上,台商与广西签订的农业及水产畜牧业项目就有16个,总投资达1.25亿美元。
桂台双方大力推动“无障碍”旅游
广西与台湾都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桂台旅游合作是两地经贸合作的重点和亮点。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杨道喜认为,两地应以桂林山水与阿里山两大旅游资源为切入点,实现桂台观光旅游的对接。通过建立特色旅游对接互动机制,打造两岸最具优势和特色的精品旅游线路。为方便双方游客的往来,台湾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董事长萧万长建议,双方应共同采取务实灵活措施,积极促成桂林与台北直航,推进桂台旅游合作发展。
据广西区旅游局局长肖建刚介绍,2000年至2005年的5年间,到广西的台湾游客已达200万人次。今年,台湾到桂林的游客将突破40万人次。桂林市市长张秀隆建议,将桂林列为最适宜两岸观光的试点城市,实现台湾至桂林空中直航;授权桂林航空口岸对台湾居民办理口岸签注工作,使台胞无障碍地往来于桂林和台湾两地;建立两地旅游行业协会的联系机制和旅游企业的协作机制,每年举办桂台旅游合作论坛、台湾观光旅游活动月、桂林旅游形象推介会等活动,促进两地旅游业发展。
据了解,目前台商已投资20多亿元在桂林建设了乐满地、愚自乐园等大型旅游项目,并取得了良好效益。
产业转型推动重化工产业合作
加强重化工业的合作,是提升桂台经贸合作层次的重要环节。台湾在重化工业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越来越多的台湾重化工业转移到大陆发展。广西具有发展重化工业的资源、土地、供水、电力、环境、港口等便利条件,同时在汽车及汽车零部件、机械、有色金属、冶金、建材、化工等方面也有相当的产业基础。因此,双方将以石化、钢铁、汽车零部件、铝工业、能源、建材、林浆纸一体化等领域为重点,在柳州、百色等工业城市和北部湾沿海地区,布局建设大型重化工业项目,有利于推动广西工业的发展。
有专家提出,“十一五”时期是广西从资源开发型工业向重化工业和现代制造业转变的关键时期,将形成全国性的汽车制造、铝、锰、纸业的产业集群,以及西南地区的石化、钢铁基地。未来的中国对能源、原材料的依赖越来越大,经过北部湾南向通道的石油进口不会低于60%。而广西毗邻越南、印尼、菲律宾、泰国等油气资源富集地区,地理位置决定了广西在维护国家能源安全中扮演重要角色。
与会代表认为,除了以上领域,双方在茧丝绸、中医药、高科技、金融、会展、服务业等方面,也有很多的合作机会。为此,广西推出了500多个招商项目,供台商进行投资。这批项目涵盖了广西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是广西今后一个时期开发建设的重点。这些项目,还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跟踪了市场需求,有良好的投资预期。
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陆兵明确表示,广西将坚决落实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认真履行政府承诺,完善政策法规,提高服务水平和办事效率,努力为台商提供尽可能的方便和服务,让台商“进得来、留得住、发展好、能赚钱”。(记者 庞革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