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南京7月5日电(记者郭奔胜)江苏省气象局5日发布数据显示,自从6月21日入梅以来,江苏淮河流域及苏北地区遭遇了持续性的暴雨和大暴雨,平均降水量为316.2毫米,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多,造成了部分地区严重灾情。
据江苏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沈树勤介绍,每年6月20日至7月10日,是江苏降雨量较多、气象灾害较为集中的时期。今年入梅以来的降雨量明显偏多,特别在苏北地区出现了多年未见的连续强降水。从6月21日5时到7月5日5时,江苏淮河以北地区累计降水量平均为316.2毫米,是多年平均值(80.3毫米)的3.9倍。江淮地区的累计降水量平均为262.9毫米,多于1991年、2003年同期的均值,是多年平均值(119.9毫米)的2.1倍。
近期以来,江苏降水高值分布在西北部及沿淮河一带,降水量400毫米以上的市县有10个,降水量最多的是大丰县,达到588.1毫米。灾情较重的徐州、淮安、盐城、宿迁等市,平均降水量都在300毫米以上。
恶劣气候给局部地区造成了较大灾情,除了数千亩农田被淹没外,突发的龙卷风还造成了数十名居民死伤。目前,江苏省已经启动了暴雨灾情预案。
据省气象局专家分析,未来一周内,江苏雨带将推移到淮河以南地区,随着出梅时间的临近,苏北地区雨势将明显减弱,局部地区还可能出现暴雨。暴雨造成的内涝等灾情有望得到进一步缓解。(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