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避免流于形式 合肥不再刻意搞"为民办实事"活动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07月7日   来源:人民日报

    为避免“民心工程”流于形式,安徽省合肥市政府办公厅日前在对政协委员提案的答复中表示,合肥市已停止5年的“为民办实事”活动暂时不会恢复,市政府将不再刻意开展“为民办实事”活动。市政府及各部门将以正在开展的效能建设为契机,认真履行职责,做到真正实在意义上的“为民办实事”。

    合肥市政府“为民办实事”活动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前后开展了10年。10年中为市民解决了不少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受到广泛好评。但后来一些部门将其职责范围内的事当作“为民办实事”项目上报,2001年,为了避免这项“民心工程”成为一些部门搞“形象工程”的手段,市里决定停止这项活动。

    今年初,10位政协委员联名向合肥市政协第十一届四次会议提交提案,认为“为民办实事”活动不仅关系到政府的形象,更牵涉到千家万户的利益,建议合肥市政府总结经验予以恢复,同时通过媒体公开向市民征集“办实事”项目,把“实事”办好。

    提案人之一的合肥市政协副主席盛志刚说,经过5年的发展,现在可通过媒体和互联网公开向市民征集“办实事”项目,加强从项目征集、筛选、立项、实施到验收的全过程管理监督。恢复“为民办实事”活动,通过广大市民的关心、参与和监督,有利于促进一些难点和热点问题的较快解决,突出“为民办实事”活动的雪中送炭作用,可以使市民对政府工作有一个感性直观的认识。

    这份提案引起了合肥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合肥市政府办公厅组织专人对提案内容进行认真分析、研究,经过综合各方面情况,认为“为民办实事”活动目前“暂不宜恢复”。合肥市政府办公厅答复称,仔细研究往年办理的“办实事”项目,基本属于政府相关部门职责范围内的事。在“办实事”活动中,从项目的征集、筛选、确定,到项目完成后的考核,涉及相当多的人力物力,并没有为群众额外多办“实事”,项目安排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象征性的,实质意义不大。与此同时,社会各界对该项活动反映不一,部分人认为有“作秀”之嫌。活动开展过程中,项目安排上政府部门之间不平衡,有的正常工作被列为“实事”,有的多年也列不上一件,项目完成后年度考核中也容易产生矛盾。因此市里决定停止“办实事”活动。

    合肥市政府办公厅在答复中表示,过去5年停止“为民办实事”活动,但政府为民办实事的工作从未停止。“十五”期间着力办理与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实事,涉及到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群众有目共睹。

    答复说,今后不刻意开展“为民办实事”活动,但政府的每一项决策,每一项工作都坚持将解决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问题当成大事来办,做到真正实在意义上的“为民办实事”。(记者何聪) 

 
 
 相关链接
· 辽宁省政府纠风办公布民心网开通两年工作情况
· 山东今年将启动民心工程为全省农民办10件实事
· 河北今年“十项民心工程”重点促进新农村建设
· 富民政策暖民心 9亿中国农民喜过“免税”春节
· 重庆市05年廉租住房保障“民心工程”圆满完成
· 广东落实“十项民心工程”要求 170万人享受低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