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城市创意指数》近日编制完成,这在内地城市中尚属首家。指数显示,2005年上海城市创意指数比2004年增长9.1%,其中科技研发指数增幅最大,达25.2%。
《上海城市创意指数》是上海创意产业中心根据统计局公布的数据,组织国内外专家学者集思广益历时一年编制而成。它既参考了欧美、香港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创意指数体系,又结合了中国国情和上海特点,是内地首个具有综合性和可比性的创意产业指标体系。
体系把2004年设为基准年,把004年的城市创意指数设为参考值100。2005年上海的产业规模指数达到107.2,科技研发指数达到125.2,文化环境指数达到94.4,人力资源指数达到105.2,社会环境指数达到114.9,综合得出上海城市创意指数109.1,比2004年增长9.1%。
五大指数中,科技研发指数增长幅度最大,表明上海创新能力迅速增强,这将带动创意产业持续快速发展。体系中文化环境指数及其数个分指标都出现了下降,如家庭文化消费占全部消费的百分比、人均报纸数量、人均借阅图书馆图书数目等,这为上海文化环境建设提供了一定程度的指向参考。据悉,《上海城市创意指数》今后将每年发布一次。(记者 陈江)
附录:上海城市创意指数五大指标体系解读
一、产业规模该指标包括创意产业的增加值占全市增加值的比重和人均GDP共2个分指标。
二、科技研发科技研发是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科技研发水平体现了一个城市的创新能力。该指标主要包括研究发展经费支出占GDP比值、高技术产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实现产值占GDP比值等6个分指标。
三、文化环境一个有利于文化参与的环境,能够促使新思想的诞生,从而提高社会的创造力。该指标主要包括家庭文化消费占全部消费的百分比、公共图书馆每百万人拥有数、艺术表演场所每百万人拥有数、博物馆、纪念馆每百万人拥有数等9个分指标。
四、人力资源人力资源的层次越高、流动性越强,将越有助于社会的文化交流、技术转移和知识的流通,以及新构思的产业。该指标主要包括新增劳动力人均受教育年限、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人均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等7个分指标。
五、社会环境一个城市是否拥有能够吸引、动员和维持创意的社会环境,对创意经济体系是非常重要的。该指标主要包括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社会安全指数、人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额等9个分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