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今年中央财政将拨5000万专用于支持农村科普工作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07月13日   来源:科技日报

    “据中国公众科学素养报告,农民具有科学素养的人口比例仅为0.38%,居被调查的12个职业中第11位,仅比排列在最后的‘家务劳动者’高出0.14%,比普通乡镇居民低3.06%。”在12日结束的“2006年北京科普论坛暨《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研讨会”上,中国科普研究所所长居云峰说,科普教育将关注农民等弱势群体。

    居云峰说,缺乏接受继续教育和提升科学素质的有效途径、机会是农民科学素质低下的主要因素。学校教育是科学素质培养的基础,农村和城市教育差距极大,不但办学条件差,而且师资力量薄弱,投入资金少,很多农村学校连体育、英语等课程的教师都没有;在进入社会后,农民获取继续教育的机会和渠道也远少于城镇居民,据调查,91.6%的农民主要从电视中获取知识信息,渠道单一。

    居云峰说,在利用科普设施方面城乡差距巨大,城市居民对各类科普设施的平均参与程度为18.79%,农村却只有11.78%,我国还有47.1%的农村没有建设科普设施。

    “目前,农业人口为5.7亿,没有农民科学素质的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就不可能提高。”居云峰说,农村劳动力中有70%直接从事田间劳动,其中大多数是妇女、儿童、老人,必须重视对这部分劳动者进行科普教育;我国进城务工人群约为1.8亿,中部地区农村的41%家庭有人在城市务工,这些农民工是城市进步的同行者,也是促进城乡良性互动最积极最具潜力的人力资源,对他们进行科普教育,实际上是对农村具有影响劳动力的农民进行科学素质建设;2004年,全国初中升学率为63.8%,也就是说,还有近700万人不能从初中升入高中,其中农村学生占大部分,所以应重视对农村初、高中毕业生进行科普教育。

    中国科协计划财务部部长彭友东在论坛上透露,今年我国中央财政将5000万专门用于支持农村的科普工作,目前已进入运作阶段。(记者 李禾 侯静)

 
 
 相关链接
· 科技部副部长:把科技扎根于广大农村的泥土里
· 江西宜春市千名农村科技特派员与农民“结对子”
· 我国将用4年时间在农村推广“科技特派员”制度
· 天津启动“百万中专生计划”为农村培养科技人才
· 河南第一套适合农民阅读的《农民科普丛书》发行